原來大腦也要保護
——讓孩子知道這些壞習慣有損大腦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的現象是很自然的。常聽到老年人感嘆:“年紀大了,腦子不中用了。”然而,我們發現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在很多學生也感到腦子不夠用,常常注意力渙散、做事情丟三落四。事實上,出現這樣的情況,和一些生活中不知不覺養成的有損大腦的不良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那么,這些不良習慣有哪些呢?
1.長期飲食不當
飲食對于大腦的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是有影響的。長期飲食不當,如吃太飽,太多甜食或經常食用快餐和方便食品,都將會加速與年齡相關的認知下降,并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2.睡眠不足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為當今都市人的普遍現象,專家提醒睡眠不足對人的智力和記憶力影響很大。
曾經有科研人員對24名大學生做了研究。研究人員將他們被分成2組,他們的測驗成績一樣,隨后,這兩組學生,其中一組徹夜不眠再進行測驗,另外一組進行了正常的睡眠和休息。研究表明,一夜未眠的學生的測驗成績大大低于正常睡眠的學生的成績。
大量研究證實,睡眠不足的人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創造能力和制訂計劃的能力都會降低,這是因為,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大腦前額葉皮層活動會減少。另外,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還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導致記憶力下降,長期以往聰明的人也會糊涂起來。
睡眠過多同樣引起記憶損傷,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人容易出現記憶衰退的現象。日間思睡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還是引起各種事故的重要因素。
3.抽煙喝酒
長期抽煙酗酒會引起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血流不暢部位的腦細胞就有可能逐漸因缺血而萎縮,嚴重者則有可能導致記憶力逐漸減退并引發癡呆。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大腦萎縮,中年時酗酒者出現記憶衰退的時間比喝酒較少者提前了6年。因此,必須控制飲酒量,小酌怡情,豪飲傷身。
2012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通過記憶測試發現,吸煙的人記性更差,原因在于,吸煙時不僅吸入有害氣體,還會減少氧氣的吸入,大腦長期缺氧,久而久之損傷記憶。
4.過分依賴電子產品
隨著科技的發達,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如電視、電腦、手機和平板等。過分依賴電子產品會促使大腦在其功能上更習慣于信息搜索,而減少或忽略使用記憶,由此負責記憶的大腦區域就會變得越來越懶,逐漸衰退;記憶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和激活,長期處于懈怠狀態,就會出現精神難集中、記憶力下降和丟三拉四等情況。
另外,有報道稱電子產品在使用時所發出的輻射,會影響記憶和邏輯思維,嚴重的可導致學習能力的減退甚至喪失,也會引起大腦和行為的混亂,以及抑郁癥等。
5.缺少運動
缺乏運動會對大腦負責人體的執行功能和存儲記憶力的腦紋體和海馬體等造成不良影響。研究發現,經常鍛煉可使更多新鮮血液攜帶著更多的氧氣進入大腦,給大腦以更豐富的滋養;同時運動可以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大腦神經元的生長或再生,據報道經常鍛煉能讓成年人的海馬體容量增加2%。體育鍛煉能平衡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從而提高腦力。
越長時間不運動,越是注意力很難集中。研究表明,適當的有氧運動不僅對人的記憶有影響,對提升大腦活力的作用也非常顯著,而且有利于人體周身的血液循環,能更好地為腦部供氧和增加營養,保持腦部的活躍,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有所提升自然也就更好了。
6.不與人交流
人需要交流和溝通,快樂積極的情緒對增強人的腦部活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人交談時必需的反應和有邏輯條理的對答話語,能鍛煉和促進大腦的功能。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鼓勵孩子在學習之余多與人交流,這樣不但能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也讓孩子的大腦重新得到活力。
7.長期高壓下學習或抑郁環境下生活
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人的思維,但壓力過大會傷害大腦。研究表明,壓力促使腎上腺分泌皮質醇,而皮質醇過高對大腦頗具危險。
總的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我們要盡力讓孩子避免以上不良習慣。
上一篇:即使第N次失戀,也不要迷失自己
下一篇:反復誦讀,讓右腦記憶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