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人更容易嫉妒
古人曰:“人有才能,未必損我之才能;人有聲名,未必壓我之聲名;人有富貴,未必防我之富貴;人不勝我,固可以相安;人或勝我,并非奪我所有,操心毀譽,必得自己所欲而后已,于汝安乎?”嫉妒,是毒害純潔感情的毒藥,是吞噬善良心靈的猛獸,是丑化面容的黑斑,其氣來源于你心中的狹隘與不自信。其實,嫉妒是無能的表現,因為自己不能達到對方的高度,無法獲得對方的榮譽,只好用嫉妒心理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培根曾說:“在人類的一切情感中,嫉妒之情恐怕是最頑強、最持久的了。”在眾多心理狀態中,嫉妒是一種心理病態,基于內心的狹隘和不自信,人們很容易產生嫉妒的心理,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埋怨上天的不公平。雖然,“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這種心理的疾病不及時根除,那嫉妒就會越來越緊地束縛我們的內心,使我們的心靈透不過氣來。
在《三國演義》里,有眾人皆知的“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
赤壁之戰結束后,孫劉兩家均欲取荊襄之地,如此一來,才能全據長江之險,與曹操抗衡。劉備屯兵在油江口,周瑜知道劉備有奪取荊州的意思,便親自趕赴油江與劉備談判。談判之前,劉備心中憂慮,孔明寬慰說:“盡著周瑜去廝殺,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后來,周瑜在攻打南郡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吃了敗仗,自己還身中毒箭,不過,周瑜還是將曹仁擊敗。可是,當周瑜來到南郡城下,卻發現城池已經被孔明襲取,周瑜心中十分生氣:“不殺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氣!”
周瑜一直想奪回荊州,先后與劉備談判均無好的結果,這時,劉備夫人去世。周瑜便鼓動孫權用嫁妹之計將劉備誘往東吳而謀殺之,繼而奪取荊州。沒想到此計又被諸葛亮識破,將計就計讓劉備與吳侯之妹成了親。到了年終,劉備以孔明之計攜夫人幾經周折離開東吳,周瑜親自帶兵追趕,卻被云長、黃忠、魏延等將追得無路可走。頓時,蜀軍齊聲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這次,周瑜氣得又差點昏厥過去。
過了一段時間,周瑜被任命為南郡太守,為了奪取荊州,周瑜設下了“假途滅虢”之計,名為替劉備收川,其實是奪荊州,不想再次被孔明識破。周瑜上岸后不久,就有大路人馬殺過來,言道“活捉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再次迸裂,昏沉將死,臨死前還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周瑜本聰明過人,才智超群,但卻心胸狹隘,對于比自己技高一籌的諸葛亮耿耿于懷,心生嫉妒,最終落得個氣絕身亡,懷恨而死。嫉妒是一種心理病態,宛如毒藥,周瑜被嫉妒的心態所纏繞,最后,無異于自飲毒酒。他因嫉妒而死,我們不難發現,嫉妒之源來自兩方面,一是心胸狹隘,二是對自己不夠自信。試想,如果周瑜能夠心胸開闊,對自己充滿自信,也就不會英年早逝。
另外,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嫉妒心理是具有等級性的,也就是說,只有處于同一競爭領域的兩個競爭者才會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為。通常情況下,人們只會嫉妒與自己處于同一競爭領域的比自己表現優越的人,而不會嫉妒與自己不在一個領域中的人。周瑜嫉妒諸葛亮,也是因為諸葛亮與他處在同一個領域,而且諸葛亮的能力比他強,而不會去嫉妒與他不處于同一領域的人,比如曹操、孫權。
曹丕嫉妒曹植,終留下了把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內心的狹隘,常常使我們的嫉妒心理越加嚴重,若不及時抽身而出,反而會被嫉妒所吞噬。古人曰:“欲無后悔須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焙眉刀实娜俗运蕉M隘,他們往往自大,總想高人一等,容不下比自己強的人,看到周圍的人超過了自己,要么設法貶低對方,不然就陷害對方。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沖出嫉妒的黑網呢?
1.不自私,不嫉妒
巴爾扎克說:“嫉妒潛藏在心底,如毒蛇潛伏在穴中?!奔刀实娜艘欢ㄊ亲运降?,而自私的人肯定是有著嫉妒心理的,原來嫉妒和自私猶如孿生兄弟,彼此不可分割。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不自私,不存在狹隘的心理,那么,他是不會對他人充滿嫉妒之心的。因為嫉妒,他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優越;因為自私,他總是想剝奪別人的優越。喜歡嫉妒的人從來不說一句好話,因為他們狹隘的心里容不下別人的長處,他以說別人的壞話來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在生活中,喜歡嫉妒的人是沒有朋友的,一方面他把所有比自己強的人都視為敵人,另一方面瞧不起那些比自己弱的人。
2.正確認識自己
對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盡早從病態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脫出來,正視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的差距,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學習對方的長處,這樣,思想解脫了,心靈才會從嫉妒的黑網中解脫出來。所以,學會正視自己,揚長避短,努力沖破嫉妒的黑網,重新走向豁達廣闊的天地。
上一篇:不斷磨煉,才能不斷蛻變
下一篇:不要因為任何原因而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