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困境
明明曾是那么充滿活力的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一流,還是學校排球隊的隊長。他在教學樓的走道里,停下來向每個他認識的老師和同學問好,但仍然可以快速地準時在上課之前趕到教室。但現在,他卻不再問候任何人,動作也不再敏捷。他看起來并沒有病,他說自己沒有精力,在快要考試的這段時間,他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后來經心理醫生診斷,他患了抑郁癥。
心理導讀
和明明一樣心理抑郁的孩子并不少見,抑郁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對孩子影響最普遍的形式是:
(1)大部分時間感到沮喪或憂愁;
(2)缺乏活力,總是感到累;
(3)對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缺乏興趣;
(4)體重急劇增加或急劇下降;
(5)睡眠方式的巨大改變(不能入睡、長睡不醒或很早起床);
(6)有犯罪感或無用感;
(7)無法解釋的疼痛(甚至身體上沒有任何毛病);
(8)悲觀或漠然(對現在和將來的任何事情都毫不關心);
(9)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生活中,不少孩子也可能出現其他癥狀。由于逃課或缺乏興趣和動力,他們在學校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他們也可能拒絕管教、開始大量飲酒或使用毒品,以此來表示他們的憤怒和漠視。總之,任何形式的抑郁都使孩子感到孤立、恐懼和非常不快樂。抑郁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對,他只知道自己的感覺糟透了,不像以前的自己。當他感覺越來越糟的時候,他會感到自己越來越沒有力量: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好像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在控制自己。某些青少年努力通過飲酒、吸毒來排解抑郁的痛苦,這只會使抑郁更嚴重。還有一些人則試圖自殺。
可見,抑郁這種消極心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家長幫助孩子趕走抑郁刻不容緩,這才會讓孩子重新找回快樂。
專家建議
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建議1 讓孩子愛好廣泛
開朗樂觀的孩子,一定也是個愛好廣泛的孩子,而如果孩子只有一種愛好,那他很容易因為暫時無法擁有這一愛好而不快樂,比如,對于只愛看動畫片的來說,如果這天晚上不播放動畫片,他就會不快樂、生氣等,相反,假如他還喜歡跑步、照顧小動物或者看書的話,那么他的生活將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為快樂。
建議2 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即便是那些天性樂觀的孩子,也不可能萬事順心,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遇到了困難,能自我調節,將內心的失意與不快消化掉。我們父母最好能在平時的生活中著力培養孩子應對困境的能力,如果孩子暫時無法擺脫,那么,可以讓孩子學會忍耐,做到隨遇而安。
建議3 讓孩子擁有自信十分重要
自卑的孩子不會開朗、樂觀,自信的人才會快樂。對于那些內心自卑、不快樂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發現他們的長處,及時給予贊揚和鼓勵,逐步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建議4 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
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如允許2歲的孩子選擇午餐吃什么,允許3歲的孩子選擇上街時穿什么衣服,允許4歲的孩子選擇假日去什么地方玩,允許5歲的孩子告訴買什么玩具,允許6歲的孩子選擇看什么電視節目……只有從小就享有選擇“民主”的孩子,才會感到快樂自立。
建議5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孤獨痛苦。性格內向、抑郁的孩子更應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樂觀的同齡朋友。
建議6 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
與他人融洽相處有助于培養快樂的性格,因為與他人融洽相處者心中較為光明。父母可以帶領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此外,父母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起好榜樣。
所以,作為家長,當你發現孩子有一些抑郁癥狀時,應引起重視,多鼓勵孩子,發現并表揚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幽默、笑話、歌舞等類的影視節目或圖畫書,建立輕松愉悅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記錄自己的優點,記錄一些愉快的事情,并每天拿出來看一看,建立自信和良好的情緒。
上一篇:展現實力,一切靠實力說話
下一篇:幫助孩子適度減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