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信——擺脫自卑心理的困擾
2008年8月9日上午12時5分——這個時刻永遠定格在中國人的記憶里,同時,一個響亮的名字也銘刻在觀眾的內心深處——陳燮霞!這個身材嬌小的廣東妹子力大過人,依靠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和絕對實力,以總成績212公斤的絕對優勢獲得奧運會女子舉重48公斤級金牌,并且打破了奧運會紀錄。
自2000年女子舉重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以來,中國還從沒有在女子48公斤級比賽中奪取過奧運會金牌。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李卓在被一致看好的情況下意外輸給了“土耳其黑馬”塔伊蘭,痛失冠軍,給國人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賽前稱體重的結果,陳燮霞比四個最具威脅的對手都輕;而在抓舉和挺舉的開把重量上,陳燮霞也超過其他所有對手,顯出了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在整場比賽中,陳燮霞堅信,對手就是她自己,只要戰勝自己,她就是勝利者。
陳燮霞屬于大器晚成型的運動員,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她終于實現了夢想,登上了奧運會冠軍領獎臺。她的經歷印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前提是要有信心,堅信自己是最優秀的。
影視明星劉德華能夠深受大眾喜愛,與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對演藝事業的執著與熱愛,更加堅定了他事業上的信心。劉德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有信心未必會贏,沒信心一定會輸。”這句話仿佛成了他人生的最好詮釋。他就是憑借自己這種不服輸、不低頭的精神,一次次鼓勵自己滿懷信心地去挑戰。多年來,劉德華塑造了很多形象,但是只要我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自信的笑容,這份自信的笑容已經成為他的招牌表情,也令他成為無數粉絲心中不老的神話。其實人都會老,但是那份自信和灑脫卻永遠不會老。
1983年,電視劇《神雕俠侶》在香港熱播,主演劉德華也隨即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劉德華也是當年公司力捧的幾個“小生”之一,可繼續與公司簽約意味著將在未來的五年里失去事業多元化發展的自由。劉德華不愿意被名利束縛,雖然憑借在《鹿鼎記》中扮演康熙又“火”了一把,卻很快就遭到公司的“雪藏”,再沒有被安排任何演出。剛剛走紅,就遭到“雪藏”,演藝生涯遭遇極大阻礙。但是對于一個自信的人來說,一切困難都不是障礙。劉德華在困境中求生存,很快投身電影和歌唱事業,憑著自信和努力,很快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曾經有人說劉德華的人生就是“老二哲學”,對此他不但沒有暴跳如雷,反而這樣總結自己:“我是一個整體發展的藝人,你問我演電影有沒有成為第一名?我沒有。唱歌有沒有成為第一名?我沒有。我兩樣都是第二名,加起來我就是相當于得了第一名了。”
的確,劉德華很多方面都不是第一名,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全能的藝人。因為對自己的實力足夠自信,他才敢說出這樣的話,也才能夠安之若素地接受別人的評價。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是首先要具備的就是自信。只有對自己滿懷信心,堅信自己可以實現理想,并不斷激勵自己發揮潛能,才有可能獲得成功。一個知難而退的人,永遠也品嘗不到成功的喜悅。
美國著名學者、心理學專家威廉·詹姆斯曾經這樣描述:“只要懷著信念去做你不知能否成功的事業,無論從事的事業多么冒險,你都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實際上,除了知識、教養、經驗和金錢外,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自信。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機會沒有來敲門,或者敲門聲太輕了,我們還沒有聽到,它就走開了。而實際上,很多機會都是靠你的實力和自信去獲得的。假如你是一個導演,你愿意把一個重要角色交給一個毫無自信的人嗎?假如你是一個老板,你愿意雇用一個沒有底氣的員工嗎?一個人不自信,別人就沒辦法相信你,也就沒辦法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去做。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自信的人,都是堅信自己可以成功的人,都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的人。而那些失敗者往往并不是因為自己和別人之間有差距才失敗,而常常是因為在起跑線前就喪失了必勝的信念。一個不自信的人,沒有辦法全力以赴地拼搏,自然也就容易成為失敗者。
望遠鏡可以幫你看得更遠,助聽器可以幫你聽得更清,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幫助你建立自信,除非你自己想要建立自信。只要重拾你的自信,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的成功者。
上一篇:選擇知足——不知足意味著不幸福
下一篇:選擇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