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疲憊感,疲憊就會找上你
過度強調自己有多累,其實會讓自己身心緊繃。英國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哈德菲爾德,曾在著作《權力心理學》中說:“我們感到的大部分疲憊,都是心理影響的結果。其實,純粹是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也就是說,在生活中,我們所感到的疲勞,大部分是因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事實上,大腦是完全不知道疲倦的,即便工作8小時甚至12小時之后,大腦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像剛開始工作時那樣高。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是什么讓我們感到疲憊呢?
數年前,科學家們嘗試探究人腦工作多長時間會感到“超負荷”,即疲勞的科學定義。試驗的結果令人意外:當大腦在工作時,血液通過人腦時絲毫沒有感到疲憊的跡象。然后,科學家從這些正在工作的工人們的血管里抽出血液,經檢測,這些血液里含有許多疲勞毒素和疲勞產物。人們之所以會疲憊,大多因為情感或心理的因素引起的。
琳達深諳一種放松自己的方法。小時候,她偶遇一位老人。當時,她摔了一跤,膝蓋碰傷了,手腕也扭傷了,那位老人看見了,趕緊將她扶了起來,并用手拍掉她身上的灰塵。然后,老人對她說:“你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所以你摔傷了。來,我來教你一種方法,你應該假裝自己軟得像一雙襪子,像一雙穿舊了的襪子。”然后,那位老人開始教她和其他的孩子如何跌倒不會傷到自己,如何跳,如何翻跟頭,并告訴琳達自己曾經在馬戲團當小丑,所以熟悉這些技巧。
最后,老人再一次強調:“將自己想象成一雙舊襪子,那就可以放松全身了。”
布列爾博士,美國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他曾說:“一個長期坐著的工人,假如健康狀況良好,那他的疲憊百分之百是受心理因素以及情感因素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因素都會導致人們疲勞,如呆板、懊恨、一種不受賞識的感覺以及慌亂、焦急、憂慮等。這些因素都將導致人容易疲憊、容易感冒、工作成績有所下滑。人之所以感到疲憊不堪,是因為他們的情緒使身體變得緊張不安。
努力工作本身很少引起疲憊。導致身體疲勞的三大原因是憂慮、緊張、情緒不安。工作狀態的肌肉就是緊繃的肌肉,學會放松自己,為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省力氣。或許,現在你可以自我檢查一下:照鏡子,是否發現自己正在皺眉,是否感到眼睛酸痛,是否正躺在椅子上休息,是否感覺肩膀酸澀,是否感覺渾身繃緊。假如你的肌肉正處于緊張的狀態,那表示你正在人為地制造疲勞。所以,請放松自己吧,整個人癱在椅子里,好好休息。
1.隨時隨地放松自己
生活中有一種動物跟襪子一樣慵懶,那就是貓。不管是躺在地上曬太陽,還是癱在你懷里睡覺,貓都會放松自己的身體。所以,若你找尋不到放松的方法,不妨學學貓的動作。畢竟,貓是從來不知疲倦的。
2.工作時保持舒適的姿勢
在工作中,身體保持舒適的姿勢。盡管大部分的疲憊是由于心理或情感方面的原因,不過身體的緊張會讓肩膀酸痛,并由此帶來精神上的疲憊。
3.保持自省的習慣
每天保持自我檢查的習慣,至少5次,比如,問自己:“我是否使用了與工作無關的肌肉,是否讓工作變得比實際上更繁重?”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有益于養成自我放松的好習慣。
4.了解自己的疲憊狀態
工作一天之后,需要及時了解自己的疲憊狀態,即到底有多累。假如這一天感覺非常累,那就應該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是否有欠缺。當一天結束的時候,對自己說:“我到底有多累?假如我感到勞累,這不是我過分憂慮的緣故,而是因為我自己做事的方法錯了。”
減壓啟示
不要過多強調自己有多疲憊,而應學會如何放松全身。有人或許會問,是先從思想上放松呢,還是心理上放松?在這里,我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應該先放松肌肉。當我們需要放松眼部肌肉的時候,可以讓身子往后靠,閉著雙眼,然后告訴自己:“放松!別緊張!放松!別緊張!別皺眉!放松!”假如我們重復這個動作一分鐘,那雙眼馬上就可以放松下來。
上一篇:痛苦的存在,是為了更快樂
下一篇:積極進取,成為自己夢想成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