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效應——過于好奇使你更易上當
假如某樣東西能滿足一個人最強烈的內心需求無論那是否是陷阱,他都很容易進入這個圈套。正像釣魚一樣,把魚餌放到魚的面前,魚就會去吃,因為這是它最喜歡吃的東西。如果魚真的吃了就會上當受騙,走上死亡之路,因此,人們形象化地稱這種現象為“釣魚效應”。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運用釣魚效應,比如孩子沒有食欲時,煮他最愛吃的食物,用氣味引誘其食欲;故意遮遮掩掩地進行某項舉動,只不過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說話僅說一半,引起別人的猜測和興致;送別人他最喜歡的小禮物,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別人的好奇心推廣更好的產品和想法等,這些都是釣魚效應的積極運用,但是釣魚效應也有它的負面影響。
人們常說“好奇心害死貓”,擁有九條命的貓尚且會被無止境的好奇心害死,何況是人呢?巧巧前幾天去市場閑逛,看到某個攤位前有很多人圍觀,于是擠進去看到底售賣的是什么。攤主介紹說是藏紅花果,有補血補氣、美容養顏的作用,但非常貴,得100元錢一斤。巧巧感覺很新鮮,于是買了一些回家,但吃的時候感覺太甜,味道不太像滋補品,于是上網查閱相關資料,結果查到“藏紅花是一種藥材,但根本不結果,那些所謂的‘藏紅花果’是不知道用什么做成的果脯”。這根本就是一場詐騙,利用的就是人們的好奇心理。
這樣的騙局其實每天都能碰上幾個,只有有所戒備,警惕他人設下的“局”,才可能從中脫身。好奇心人皆有之,稍微有一點兒常識或者觀察一下周圍人的反應,就可以明白過來。在上面事例中,凡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藏紅花是一種藥材”,只有藥店才會有售,那么,假如有“藏紅花果”的話,怎么可能在市場上大肆銷售?況且藥材都是論兩的,怎可能按斤算價?什么滋補品居然有大批人圍觀?為什么有人圍觀卻無人購買?只要稍作分析就能明白。
“忽悠”畢竟是經不起分析的,往往越是新鮮、刺激的物品和項目越有無數人為之吹噓,越有人巧言令色,那么就應該警惕,避免吃虧上當。
還有些人利用別人強烈希望得到的心理需求來設局,即使你并不餓,也會因為眼前擺著美食而嘴饞;就算你有再多華服美飾,也會因眼前華美的鉆石而眼花;即使你并不缺錢,也會因為桌上擺著大量現金而心中發癢;即使你有一輛車,也會因為一部好車而心動。把那些引起你“心癢”的東西放在你的眼前,就會刺激起你的強烈欲望,這就是使人上當的伎倆。
很多貪污腐敗正是因為別人有心的“釣魚”而最終落網。每個人都有貪心,在拿之前不妨想一想,你是否支付得起貪心的代價。那些所謂的“禮物”是真正的禮品還是釣餌。
心理應用:
上一篇:追逐,是一種贏的姿態
下一篇:青少年一旦抱怨,就是浪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