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創新
創新能創造財富,它本身也是一種財富。如果具有這種能力,你就能把握成功的最佳機會,從而締造偉大的奇跡。然而,可悲的是大多數人都在等待機會,于是他們距離成功較遠;而有些人總能創造機會,善于創新,于是他們獲得了成功。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急需知道燈泡容量的數據。由于手頭工作太多,他便送給助手一個沒有上燈口的玻璃燈泡,吩咐助手把燈泡的容量數據量出來。
過了很長時間,愛迪生手頭的活兒早已干完,助手仍未將數據送來。于是,愛迪生便親自去找助手。
一進門,他便看到助手正在忙于計算,桌上的演算紙已經很多了。
愛迪生忙問:“還需要多長時間?”
助手說:“一半還沒完呢。”
愛迪生明白了,原來,他的助手用軟尺測量了燈泡的周長斜度,正在用復雜的公式計算呢!小伙子還把程序說給愛迪生聽,證明自己的思路沒錯。
愛迪生不等他說完,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白忙了,小伙子。看著,應該這么干。”說著,他往燈泡里面注滿了水,交給助手:“把這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的臉一下子紅了。
愛迪生一生的成功都在于他思想活躍,具有創新思維,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探索、創新改變了整個世界,所以人類在進步。沒有創新,人們也就只是地球上一種普通的動物。科學的發現,人類的進步,來源于人類對自然的舍身探索。
創新:職場成功的利器
今天,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各界都在呼喚創新,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人將在社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創新:創造奇跡的力量
善于發現,才能探究,才有新的東西誕生。凡事只要能掌握好創新這一尺度,新思維和新事物就會主動生根、發芽。新事物的出現建立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中,會逐漸走向成功,甚至還會轉化為財富。
在20世紀,美國有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他除了理想外一無所有。他為了自己的繪畫和財富理想,毅然遠行。最開始的時候,他到堪薩斯城的一家報社應聘,那里的良好氛圍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編看了他的繪畫作品后,認為缺乏新意而不予錄用,他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后來,他為了生活就開始替教堂作畫。由于報酬低,他無力租用畫室,只好借用一家廢棄的車庫。一天,疲倦的他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見一只小老鼠,它有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他微笑著注視著它,而它卻像影子一樣溜了。后來小老鼠又一次次出現。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過都沒有。它在地板上做多種運動,好像在表演雜技一樣,他就獎勵它一點面包屑。漸漸地,他們互相信任,彼此成了朋友。
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介紹到好萊塢去制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但是他畫的東西沒有新意,他再次失敗了。在黑夜里,他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天賦。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時候,他突然想起車庫里的那只小老鼠,靈感在暗夜里閃出一道光芒。他迅速畫出了一只可愛的老鼠的輪廓,這次他以新的老鼠形象取得了成功。而這個卡通形象就是有名的米老鼠,畫家沃爾特·迪士尼也因此揚名。
創新能創造財富,它也是最珍貴的財富。如果具有這種能力,你就能把握生活的最佳時機,從而締造偉大的奇跡。
創新:競爭的后盾
在自然界中有物競天擇的規律,而在人類社會也存在著這一規律。新,擁有極強的生命力;新,更具極強的競爭力。而要達到“新”,就需要創新的意識和精神,這才是保證在競爭中勝出的后盾。
在1984年以前,奧運會的主辦國基本是指定的。對舉辦國而言,能舉辦這樣的盛會,是本國家和民族的榮譽,也可以乘機宣傳本國形象。但是場館建設等強大硬件軟件的投入,又使政府負擔巨大的財政赤字。而且此前幾屆,主辦奧運會的國家都出現了巨額債務,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損10億美元;莫斯科奧運會總支出達90億美元,債務也不少。
當時,奧運會幾乎變成了為國家民族利益而舉辦,大多數國家都是賠本辦奧運。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尤伯羅斯接手主辦奧運,他運用創新思維,改寫了奧運經濟的歷史,首度創下了奧運史上的盈利紀錄。
鑒于其他國家舉辦奧運的虧損情況,洛杉磯市政府在得到主辦權后即作出一項史無前例的決議:第23屆奧運會不動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開創了民辦奧運會的先河。尤伯羅斯接手奧運之后,發現組委會竟連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沒有秘書,沒有電話,沒有辦公室。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尤伯羅斯以1000多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的公司賣掉,開始招募雇傭人員,操作奧運會商業化。
尤伯羅斯認為,自1932年以來,奧運會規模大、虛浮、奢華,并且浪費嚴重。他決定想盡一切辦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則不領薪水,在這種精神感召下,數萬名工作人員甘當義工。其次,使用洛杉磯現成的體育場。再次,把當地的3所大學宿舍當作奧運村。僅后兩項措施就節約了數十億的美金。
尤伯羅斯還出人意料地提出,贊助商的贊助金額不得低于500萬美元,而且不許在場地內包括其空中做商業廣告。這些苛刻的條件反而刺激了贊助商的熱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贊助,甚至還沒弄清所贊助的室內賽車比賽程序如何,就匆匆簽字。尤伯羅斯最終從150家贊助商中選定30家,籌到了上億美元。他還拍賣電視轉播權,采取美國三大電視網競投的方式,結果,美國廣播公司以2億多美元奪得電視轉播權;他還首次打破奧運會廣播電臺免費轉播比賽的慣例,以7000萬美元把廣播轉播權賣給美國、歐洲及澳大利亞的廣播公司。
在門票收入上,他通過強大的廣告宣傳和新聞炒作,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他還積極出售以本屆奧運會吉祥物山姆鷹為主的標志及相關紀念品。在聲勢浩大的“圣火傳遞”活動中,他都產生了商業想法:奧運圣火在希臘點燃后,在美國舉行橫貫美國本土的1.5萬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辦法,誰出錢就可以舉著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傳遞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萬公里共售得4500萬美元。
結果,第23屆奧運會總支出5.1億美元,最后盈利2.5億美元,尤伯羅斯本人也得到紅利獎勵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頒發的一枚特別的金牌。
用創新走出職場倦怠
如果說事物的發展和壯大是一股強勁的力量,那么創新就如同發芽的種子一樣具有萌發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走向強大和成功的先決條件。
創新求變,探索未來
成功之人的成功之事,很多都與創新有著直接的聯系。在一部分人對創新的價值一無所知時,另一部分人已經憑借創新,為自己的成功助力了。
個人資產達550億美元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讀小學6年級時,就終日埋頭苦學,喜歡躲在地下室里。母親叫他吃晚飯時,他總是愛理不理。有一次,母親實在氣壞了,沖著室內的揚聲器大吼:“你究竟在搞什么?”蓋茨說:“我在思考。”“你在思考?”媽媽犯疑了。蓋茨反問:“媽媽,你試過思考嗎?”
一直到他事業有成之日,他每天只睡6個小時,其余時間仍舊是思考與工作、工作與思考。比爾·蓋茨是20世紀最偉大的“創新者”,他使在全球普及個人電腦成為可能。比爾·蓋茨的創新意識極強。他自己管理公司的時候,就告誡下屬說:“我們離破產只有18個月。”為了使他的“視窗”不被歷史所淘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就必須把他的產品升級一次。而這種創新則促使微軟不斷壯大。
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電腦大王的成功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人類的電腦事業也因他的創新而再創輝煌。
創新管理,塑造人才
創新出來的產品,怎樣才能把它生產得更好更快,這就是生產上的管理問題,這也是和創新思維關系十分密切的問題。
查爾斯·施瓦布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他屬下的一個工廠總是完不成定額,為此,施瓦布換了好幾任廠長,卻都不奏效。一次,他任命一位他十分賞識的人做廠長,但是產量仍然沒有改觀。施瓦布決定親自處理這件事。
一天,他來到工廠的廠長辦公室,問廠長:“你這么有能力的人為什么也不能把工廠搞出個樣子?”“我不知道,”廠長答道,“我勸說工人們,甚至罵過他們,威脅要開除他們,但全然于事無補。”施瓦布說:“你領我到廠里看看吧。”這時,正值白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時候。來到工廠,施瓦布問一個工人:“你們今天一共煉了幾爐鋼?”這個人回答說:“8爐。”施瓦布在一塊小黑板上寫了一個“8”字,再巡視了一下工廠就回去了。
夜班工人上班了,看到黑板上出現了一個“8”字,十分好奇,就問知情的人這是什么意思。有人說:“老板今天來過這里,問白班工人煉了多少爐,知道是8爐后,他就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數字。”第二天早晨,施瓦布又來到工廠,特意看了看黑板,看到夜班工人把“8”換成了“9”,就很高興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晨,白班工人上班時都看到了黑板上的“9”,有人就大聲叫道:“這意思是說夜班工人比我們強,我們要讓他們看看并不是那么回事。”當他們晚上交班時,黑板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10”。就這樣,兩班工人競爭起來,這個落后的工廠的產品很快超過了其他工廠。施瓦布僅用一個數字,就改變了工廠的面貌。
施瓦布的方法很巧妙,這比一味地下命令或者以開除相威脅更有效。他的管理方法具有很強的創新性,他以人的競爭力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以此提高了產量。
你知道怎樣創新嗎?
創新性思維的核心,要求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對自己的工作或所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好奇心能激發人的探索欲望,在這種欲望的驅動下,人才能具有創新的可能。
2.在工作中對以往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不要認為被人驗證過的都是對的。因為在現實中,許多成功人士有所成就,都是對舊方法的揚棄。而且適當大膽懷疑,也是人們創新的出發點。
3.在工作、學習和研究中,要有求異的觀念,不要“人云亦云”,要學會換個角度、多個角度思考。因為創新不是簡單模仿,而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必須要有求異的觀念。
4.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有追求創新的欲望。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的欲望,那么無論怎樣謙虛和好學,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只能在前人畫定的圈子里周旋。
5.創造實質上是一種冒險,因為否定人們習慣了的舊思想可能會招致公眾的反對。一種合理性冒險,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6.在工作或者學習中,要做到永不自滿。一個有很多創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害怕去想另一種可能比這種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習慣了一種成功的思想而不能產生新思想,那么他就不能得到持續的進步。
洛克菲勒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應辟出新路,而不要沿著過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一個子兒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但只要有兩個條件——給我一點時間,并且讓一支商隊從我身邊經過,那要不了多久,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億萬富翁。”
上一篇:《做事用腦,不只用手》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下一篇:《制定目標》必須養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