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龍套到擔大梁
由于從小時候起,父親就一直對他特別嚴厲,造成了他內心的不自信,凡事不敢主動靠前,所以似乎也就開始習慣了被冷落、被潑冷水。
上初一的時候,他就因為在學校參加了宣傳隊、話劇演出而對表演產生了興趣。高二那年,他又看到《北京晚報》上登的北京人藝演員培訓班招生的消息,因為父親信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希望他考理工類大學,他就在母親的支持下,瞞著父親偷偷報考。當時報名的有1700多人,經過層層選拔,他幸運也成為了被錄取的14個人中的一個。
可是他考上人藝的時候,就已經比同齡人長得壯,有人說他:“胖墩墩的也就演個小地主什么的,演不了小生。”但這并沒有讓他放棄努力。
在他學習期間,北京人藝的好多老演員還活躍在舞臺上,他就經常去跑龍套,要不就是舉著根木桿子,把自己也戳在臺上像木桿子一樣紋絲不動;要不就是勁頭十足,把自己也當作手里打著的大旗一樣在臺上呼啦啦地轉。
當龍套自然是被冷落的,但沒人注意的他正好可以輕松地在跑龍套的間隙,坐在側幕偷偷看老藝術家們的表演。
畢業后,他也在一些戲里擔當過主角,在1984年底,他和宋丹丹因主演《紅白喜事》還共同獲得了全國戲劇會演表演獎,但更多時候他還是演配角。
跑了七八年龍套后,因為他的用心“偷藝”,雖然長得胖的確對于飾演什么角色都會有障礙,但在老一輩藝術家退休之后,他竟然接連成功地接演了原已被他們來演得登峰造極的幾部人藝經典傳統大戲中的角色,開始擔當挑大梁的主角:《茶館》中的王利發——原版里于是之的代表作、《蔡文姬》中的曹操——原版中刁光覃的代表作……
兩位前輩體形都不胖,但在人藝被人直呼為“胖子”的他,硬是超越出新,演出了人物的神韻,各種千差萬別的人物他都能塑造得讓人忽略了他的胖體型。
在話劇舞臺上,人藝的導演從來不認為他兩百多斤的體重會妨礙觀眾對人物的認同,這讓他可以痛快淋漓地施展著自己的表演天賦,但當他想向影視界進軍時,他的體型卻真的成了被冷落的緣由,沒有投資人和導演敢冒險用他做主角。
1998年,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選主角張大民時,因為人藝的老藝術家修宗迪的極力推薦,再加上導演沈好放也與他合作過,沈好放就把他列入飾演張大民的候選名單里。
雖然他在戲劇界的知名度很高,是人藝的主力,但是投資方卻擔心他的體型不吸引觀眾,因此找借口要他減肥,并且還要再拍出一集來看看,為的就是讓他知難而退,自動放棄。
面對別人的不信任,他決心爭口氣,節食加鍛煉,一個半月硬是減了三十多斤肉。后來他就因為主演《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而一炮打響,還因此獲得2002年中國電視“飛天獎”,走到大街上,人家都直接沖這位叫梁冠華的胖子叫“張大民”。
“張大民”火了之后,他又接連演了《神探狄仁杰》里的狄仁杰、《一簾幽夢》里面的太監安德新、《星火》里的地主老財何念祖……他塑造的這些入木三分的新形象一次又一次地深入了人心。
如果當年梁冠華因為自己胖,總是被潑冷水而不默默堅持磨煉演技,厚積薄發,恐怕就不能成為今日人們所喜愛的大明星了。這不由讓我想起陸游在《老學庵筆記》里對“省油燈”的一段敘述:“夾燈盞也,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燈不然,其省油幾半。”
這意思就是說,省油燈的奧秘就在于它是有夾層的,因為在夾層里注入了清水,就避免了因燈盞本身受熱而導致加速燈油的蒸發,所以才可以省很多油。所以做人就應該像省油燈那樣,不要只喜歡讓人頭腦發熱的好話,其實不時遭遇挫折,被潑潑冷水,也不妨當作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樣能使你頭腦更清醒,可以積蓄更多的能量,更持久地燃燒。
上一篇:從自卑到自信的男孩
下一篇: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