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害怕老板,說明你還不夠成熟
公司后面有片待開發的空地,因為長期閑置,漸漸被人當成了垃圾場。后來,城管下通知要清理,老板決定全體員工參加清理勞動。
大家望著室外火辣辣的太陽,怨聲不斷。隨著老板的一聲令下,雖然大家怨氣重重,但還是賽跑似地沖了出去。每次公司集體活動時,大家首先沖向面包車,8座的面包車擠成10座,4座的工具車擠成了6座。雖然如此,每次都得落下1個人灰溜溜地過去坐老板的車。
怕坐老板的車,是公司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共識。這一次,阿原沒有擠上面包車,工具車也沒能占上,只好在同事們幸災樂禍的眼神中,做了“老板身邊的人”了。
老板開車后,接了一個電話,要去面見一個老朋友。10多分鐘后,車停到了一間咖啡的停車場里。不用讓烈日蒸,還讓老板掏錢享受冷氣喝熱咖啡,同事們羨慕得要死。羨慕歸羨慕,但大家還是不愛坐老板的車,怕和老板接近。而阿原坐老板的車,不但陪老板“享受”了一把,還在車上聽老板構思了公司的發展方向,感到茅塞頓開,于是按照老板指出的發展方向,絞盡腦汁地為公司制訂了一個企劃方案,結果得到老板的認可,被提升為創作部主管。
身在職場打工,就得看老板臉色,所以,害怕老板就成了許多人的通病。也許我們都見到過這種情景:在事先沒有安排座次的座談或某些較隨意的場合,許多下屬都爭著坐在離上司較遠的地方,有時上司主動招呼下屬向他靠攏,下屬卻惴惴不敢從命。
很多打工者在這種心理的作祟下,覺得和老板太近,會加重焦慮和壓抑的情緒,因此很怕與老板多接觸,除了工作上的事,盡量躲避老板,不想讓老板知道得太多管得太多,表面上保持著一種心理上的平衡。面對上司,他們存在著難以消除的距離和敬畏感,從而不自覺減少與上司面對及溝通的機會。
其實這是一種誤區。躲避老板,容易讓老板對你產生看法,覺得你心無歸屬感,很多重要的工作不放心讓你干,不敢委以重任,如果這樣,你的才華從何施展?于是,“懼上”成為一些人職場發展的人際瓶頸。
職場中,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言多必失,還是適當保持距離,不必過多接觸。這樣的想法對于你個人發展,可能是非常不利的。你將會失去一些機會和資源。害怕淘汰而不斷學習,這已是職場的潮流和共識,而在職場中,老板是強者,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和老板多接觸,向一個成功者學習,是很好的機會,為什么要躲避呢?
“我很渴望像我們老總一樣成功,但自己跟他相比太渺小了,也許是敬佩,也許是自卑吧。”一家IT公司行政人員李翔談到自己“懼上”心態時,這樣解釋道,“有時很想請教老總一些經驗,但一來怕老總忙,再則擔心不被重視。”
有想法卻沒行動,明顯是職業成熟度中的主動性問題。主動性,能夠反映出職業人“積極表現”,能夠主動解決工作過程中的問題、難題。主動性是最有利于年輕人在職場中“獲得認可”的,也是企業對年輕人做評價、判斷時的重要標準,你的主動性優勢會為你在企業的表現增色不少。
老板用人,希望得到人才,希望得到對于公司發展有貢獻的人。作為員工,希望得到自己發展的空間,和經驗的積累。那么你們在很大程度上是榮辱與共的關系。在職場中,讓你的上司或老板信任你,往往比能力更重要,因此提高你的主動性,找機會與老板接觸吧。
任何一位老板,都有他/她自己的能力及智慧,懂得調動身邊的資源。經常和老板做有效的溝通,會非常有利于個人成長。不要怕自己出錯,老板心里會想:“其實我就是這么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你的問題也許可以滿足一些“好為人師”老板的需求呢!
所以說,身為打工者不應有躲避老板的做法。既然擁有接觸老板的機會,只要是合情理的,就要好好珍惜。阿原無意中坐老板的車所得的成功經驗,值得那些怕走近老板的職場中人好好借鑒。
過來人的點撥
我們的飯碗在上司手里,所以對上司有所顧忌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在工作中要盡量克服對上司的恐懼,充分發揮能力,并通過接近上司學到更多的東西。
上一篇:在短兵相接的人際關系中,你要“鈍感”一點
下一篇:對工作應該“較真”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