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不可能”
勇于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發起挑戰,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發起挑戰,你將會成為整個公司最受歡迎的人。實力雖然還是差一點,但是這樣的膽魄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敬,領導會更加賞識你,同事會更加依賴你。盡管實力上還不足以能夠完成這樣的一個任務,可是可以在承擔任務后想方設法不計一切代價地去完成,在這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獲得了巨大的提高。即使最后可能失敗,但那些寶貴的經驗和閱歷不是那些連任務都不敢承接的人所能體會和獲取的。
甲和乙是一家設計公司的職員。有一天,公司老板接到兩個設計項目,這兩個設計項目的相關標準要求均比以往的項目要高很多,老板將這兩個項目分別交給了甲和乙來完成。
甲接到項目任務書以后,覺得這個項目很具有挑戰性,與以往的項目沒有什么相通之處,根本沒有任何先例可供參考。甲很興奮,希望可以在這個項目上展示自己的才華,他認為這是個鍛煉自己設計水平的天賜良機,再加上他確實有些擔心這個項目做不好,于是,自接到項目任務書之后,他廢寢忘食,一頭扎在一大堆設計期刊和資料中,還通過網絡尋找各種國內外相關的資料,汲取著相關知識,尋找著設計的靈感。最終甲的設計成果令老板和客戶均感覺非常滿意,不斷地夸贊他的設計能力高超。
而乙在看完設計任務書之后就開始不斷地抱怨,認為這是客戶在故意刁難,怎么會有這樣的設計要求,這明明就是一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設計又怎么能完成呢。對于這個他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乙非常煩躁,想做又不知道從何下手,又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參照,這顯然是給了他一個大難題。苦思冥想之后仍舊沒有頭緒,乙漸漸開始自暴自棄。因為任務總歸要完成,乙索性置新的設計標準于不理,按照以往的設計要求完成了設計。當第一階段與客戶交流時,一看到這樣的設計初稿,客戶頓時大失所望,過后立即將這項設計轉給別的設計公司去完成了。老板也表示對乙很失望。
勇于挑戰不可能任務的人們,往往可以正確面對巨大的壓力,并且變壓力為動力,他們總是能夠克服常人想象中不可能克服的艱難障礙,全力以赴達到目標。
日本索尼電視機開拓美國市場的艱辛過程應該會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早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美國人一直將日本生產的電器作為低端低質量的代名詞。雖然當時索尼彩電在日本國內已經大有名氣,銷售前景一片大好,但是還未能受到美國用戶的認可,導致索尼彩電在美國的銷售情況一直非常慘淡,而索尼公司在美國的銷售負責人則一個接一個鎩羽而歸。鑒于這種情況,時任索尼國際事務部部長的卯木肇決定親自前往美國打開電器的銷路,開拓市場,解決困擾企業的難題。
卯木肇到美國后吃驚不已,他發現在銷售索尼彩電的商店里,索尼彩電一個個都是沾滿灰塵,沒有一個人問津。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窘境呢?一天卯木肇在路上開車的時候得到了靈感。他在路上看到一個牧場的牧童將一個大公牛趕進圍欄之后,剩下的牛緊跟著就魚貫而入。由此他想到如果可以在美國的標志性商場里面銷售索尼電視機,那么銷路就可以一下子打開了。
說干就干,卯木肇立即找到位于芝加哥的最大的電器零售商老板,向他提出自己的看法,結果因為美國人歧視日本電器的念頭根深蒂固,盡管卯木肇一再保證改善產品形象,可是他還是連續三次遭到拒絕。沒過幾天,在美國的索尼電視機全部取消降價銷售,并在重要的報紙上面做大版面的廣告以改善產品形象。當卯木肇再次登門拜訪時,那個老板又提出了新的意見,還是拒絕銷售索尼產品。卯木肇一一聽從了意見,回去之后都進行了調整改正。
每次都遭受到拒絕的情況并沒有使卯木肇灰心,他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取得成功,他規定公司每天向零售商巨頭撥打至少五個電話,希望他們可以銷售索尼彩電。這使零售商老板非常惱火,召見卯木肇說他嚴重影響了零售公司的秩序。卯木肇真誠地向老板保證:索尼彩電一定會成為貴公司的搖錢樹。老板終于被說服,同意先試銷售兩臺,如果一周銷售不出去,就再也不要來煩他了。卯木肇集全公司之力,做足準備,在進入零售店當天就銷售出去兩臺電視機。終于索尼彩電正式入駐了這家零售巨頭。隨后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銷售出近七百臺電視機,使兩家公司真正獲得了雙贏。卯木肇的營銷策略使索尼彩電在隨后的三年內就占據了芝加哥彩電市場30%的市場份額。這套營銷策略至今仍為同行們所稱道。
敢于奮勇挑戰不可能事情的人,往往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出色地完成任務,正是如此,他們才會在無數同事中脫穎而出。現在的各種公司里,年輕人都希望自己的才學能得到老板的賞識,可是他們中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對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們缺乏向高難度工作挑戰的勇氣,不愿意或者說是不敢接受自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事實是,只有勇于去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才能展現出自己的競爭力,樹立起自己無所不能的形象,才有可能邁向成功。如果僅僅是一般的工作,誰都能做得了,那還用什么去體現你的與眾不同呢。如果一看到高難度的任務就唯恐避之不及,那么即使終其一生也很難出人頭地。而那些勇于挑戰不可能的員工才最終會成為深受老板賞識和同事贊揚的人,才會最終站在金字塔的頂端。
當年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想要制造出八汽缸發動機,于是就指示他的工程師們去設計。當工程師們知道設計任務時,異口同聲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福特態度很堅決,他認為沒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論如何都要設計出來。福特是個有牛脾氣的人,為了能保住飯碗,工程師們只得硬著頭皮去做。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年,工程師們雖然想了很多辦法,可是設計還是沒有絲毫進展,他們中很多人都想放棄,只是有所擔心而不敢講出來。又過了一年,工程師們實在是沒有辦法就找到福特說這項任務根本不可能做得出來。而福特依舊很堅決,只說了三個字:繼續做!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一定要設計出成果才滿意。在不懈的努力和嘗試之下,工程師們終于想到了辦法,于是,八汽缸發動機得以問世。
我們中很多人之所以會經常認為一些事情不可能做到或者完成,不是他們直接把一些很難完成的任務理解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是他們根本上缺乏一種積極向上,敢打敢拼的精神,他們要么對自己可能根本沒有什么目標,根本不愿意去做,而用不可能去搪塞別人,要么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還沒有嘗試就選擇了放棄。他們正是因為面對太多的不可能選擇放棄,所以才在職場中一直沒有出類拔萃而是業績平平;正是覺得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才最終致使自己都頭來一事無成。事實上,就像福特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幾乎沒有不可能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愿意努力去做,去不斷地嘗試,總會有完成的可能存在。
當海爾集團進軍歐洲市場時,歐洲最大的家電經銷商之一的老板親自來視察海爾集團并且有可能會訂購產品。由于歐洲的用戶對電器產品的設計要求與中國有較大差異,該老板要求海爾在五天之內提供六款樣品供其選擇。為了給該銷售商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考慮到歐洲國家眾多,用戶需求也不盡相同,海爾毅然決定把可供挑選的款式增加到24種。可是,按照常規時間,設計24款樣品的時間是一個月。
海爾負責人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能做到,絕對不能對市場說不!現在的困難是很大,不過這也正是體現我們海爾精神的時候,要把別人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辦成視為自己難得的發展機會。”整整五天時間,所有設計人員吃喝睡在科研所里面,終于在第五天將24款樣品全部設計并制作完成。看到這些樣品機時,歐洲老板被徹底震撼和感動了,激動地將這24款樣品機全部都訂了貨。
拿破侖的字典里沒有“難”字,成功者的字典里也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我們要向海爾人學習,要學會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至少我們可以認為并不是不可能,因為事實上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妥善的辦法。競爭力就是靠完成不可能的事情得來的,這是對一個人實力的最好的認可。一個強者的一生,必然是坎坷與挫折相伴的一生。只要我們敢于挑戰,并敢于付出,就沒有不可能。
上一篇:指出錯誤要委婉
下一篇:時刻積累行業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