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麻煩,才會升值
管理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哪個層次的人,無論他文化水平高還是文化低,幾乎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時,都存在著“圖省事、怕麻煩”的心理,都希望所做的事情程序簡單,既不費時,又不費力,能輕松自如地完成每件事情。盡管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心理,但如果不加重視,就會給生活和工作造成許多不良的甚至是難以挽回的后果。
調查表明,目前企業中7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由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造成,而管理層和員工的“怕麻煩、圖省事”的違章行為又占很大一部分。比如一些單位使用陳舊有問題的設備、廢舊材料,這些東西常常存在著隱患,但是操作者“怕麻煩、圖省事”,僥幸使用了,結果引起爆炸、燃燒等重大事故。
我們目前的消費環境不太好,與消費者自身的“怕麻煩”心理也有很大關系。大多數消費者,包括我們自己,發現自己所買商品存在問題后往往是“怕麻煩”,嫌再回去退換太麻煩,怕去了引起爭執,等等,因此每每采取自認倒霉的態度,息事寧人。而有的商家也正是拿住消費者怕麻煩的心理,才敢大膽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正是我們的“怕麻煩”心理助長了這些商家的違法行為。
在一個人的發展道路上,怕麻煩心理往往是最大的無形障礙。他讓人們在不知中,困住了自己前行的步伐。
一個園藝師向一個日本企業家請教說:“社長先生,您的事業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蝗蟻,在地里爬來爬去的,一點沒有出息,什么時候我才能賺大錢,能夠成功呢?”
企業家對他和氣地說:“這樣吧,我看你很精通園藝方面的事情,我工廠旁邊有2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p>
企業家又說:“那么以一平方米地種兩棵樹苗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地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你算算,3年后,一棵樹苗賣多少錢?”
“大約3000元。”
“這樣,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3年后我們就有600萬的利潤,那時候我們一人一半?!逼髽I家認真地說。
不料,園藝師想都沒想就搖頭拒絕說:“哇!那么大的生意!一想就頭疼,我看還是算了吧?!?/p>
“算了吧!”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口頭禪,“算了”的背后是對希望的放棄。
事實上,許多時候有這樣的舉動也不完全是出于膽量和見識的欠缺,而是源于人們普遍的第一反應——“怕麻煩”心理。一個人突然有了好點子,等到將點子拿出來付諸實踐時,發現先要做許許多多的大事小情才能讓方案展開,于是便打退堂鼓,“太麻煩了,我哪有心思(時間、精力,等等)呢?”人們常常堂而皇之地說。
還是來舉一個更貼近你我的例子。
好朋友明中上了北大青鳥軟件測試培訓班,拿了畢業證后,找了一份薪金很高的工作。這讓搞建筑的大志很羨慕,大志是半路出家進入建筑行業,雖然攢了不少經驗,但是他知道進一步學習、拿個“證”是很重要的,比如考下建造師證就很重要——至少工作機會和收入都會比現在多。
大志讓妻子幫自己在網上查查建造師報名在幾月份,在哪兒可以上培訓班。妻子告訴他是在9月份,如今是1月,準備時間還算長。不過,家附近沒有培訓班,得到三環附近去上課。還有報名條件是“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專學歷工作需滿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大志的條件是符合的,不過因為是大專學歷,報名前得到單位先開一個證明。大志一聽,想都沒想說:“啊,還開證明,又得跑那么遠上課,就這也不一定考得上,太麻煩了!還是算了吧”。
你看,大志這件事是不存在風險的,就算是考不過,學些東西也沒有壞處,可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到,讓大志自己去報個名,他也會嫌麻煩的。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一個人需要一篇幾頁長的資料,有人告訴他可以去掃描室掃描下來,他想了想說:“太麻煩了,還得去看人家臉色,算了吧,我自己敲上去?!苯Y果自己敲到下班時間,什么事都沒做成。一個人的工資發錯了,差一百多塊錢,同事鼓勵他去找老板問問。他想想說:“算了吧,就一百塊錢,太麻煩了!”結果下次發工資又是這種情況。被主管誤解,同事好心鼓勵他去解釋,他想想:“算了吧,太麻煩,愛怎樣怎樣吧。”結果,從此什么事主管都讓他靠邊站。
你看,怕麻煩心理,會讓我們變成什么樣子!
好多時候,我們習慣了過往日那種所謂“正?!钡纳?,把稍微的改變都稱之為“麻煩”,正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就一成不變地固定下來。久而久之,我們變成了一個消極懦弱的人,各種財富和機會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那么,如何走出這種惡性循環呢?說來也簡單,你只要把自己的突破性想法或別人的突破性建議,在權衡清楚的下一秒堅決地付諸于行動就可以——接下來的所有環節就會不同!
第九節 來點自嘲,也能為自己增彩
對孔子稍稍有點興趣的人,都會覺得這位當過“圣人”又被貶為“孔老二”的人很有趣??鬃邮堑湫偷纳綎|大漢,身高一米八以上,孔武有力,甚至能一個人舉起城門的巨大木閂。歷史上真實的孔子是很生動鮮明的,而且不乏幽默感。他周游列國講學,落魄潦倒卻不失樂觀。
《論語》一書,記載著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語行事,認識孔子,它是相對可靠的依據。它展示給人們一個立體的孔子,一個多維的孔子。
《論語》開篇強調“悅”“樂”“不慍”四字,給中國傳統文化定下了快樂的基調,由此,中國文化便與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恥感文化”區別開來??鬃邮莻€懂得快樂精神的人,他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他“取瑟而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喜歡唱卡拉ok。
孔子一生顛沛流離,不算富人,但后來卻成了歷史上最富有的人:擁有眾多學生、豐富的知識、前無古人的思想境界和后人難以計量的擁戴。
真實的孔子是一個率真的人,一個寬厚的人,一個好老師,一個平民學者,一個思想者,不過這些稱譽能夠建立起來都基于他是一個快樂的人。
說起來有意思,孔子是個最樂于自嘲的人。他能夠達觀灑脫起來,很大原因來自于他的自嘲。
孔子到鄭國去,與弟子們走散了,一個人站在東門下。一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從腰往下比禹矮三寸,狼狽不堪像條喪家狗?!弊迂暼鐚嵳f給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未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愉快地笑著說:“說我長的像圣賢,不像吧,而說我像喪家狗,是這樣吧!是這樣吧!”)“喪家狗”雖然是貶義,他卻欣然接受,是對自己當時處境的自嘲。
說一個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說他沒出息,這是很忌諱的??鬃訁s坦然說“君子不器?!保ㄒ粋€真正的君子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有人譏他博學面無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說,那么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谖抢飵в幸唤z淡淡的自嘲意味。
其實,許多成功的人都有讓自己快樂的方式,而且在許多人身上都可看到無畏的自嘲精神。
在商業精英中,馬云最善于自嘲,他的一句“男人的才華與相貌成反比”讓人們看到了他自娛自樂的精神,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后的一年中,為了找到融合后的最好運作方式,馬云身心疲憊,在開始一段時間,他確實“很不爽”。后來他自嘲說,有一天他突然開竅了,“我冤枉再大,也不及令狐沖,委屈再大,也不如喬峰,這樣一想心態就平靜了很多”。
那些正被財富問題折磨著的處境不妙的人,為了保持樂觀本性不妨學學自嘲。
自嘲,大致意思就是自己開自己的玩笑。自嘲者,必定熱愛生活,有生活情趣。如果不熱愛生活,誰會去發現自己的可笑之處,怎么會覺得這可笑之處可笑,又怎么會將這可笑之處講出來呢!不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去找樂,更不會在自己身上找樂,他只會在別人身上找樂來滿足自己。
說白了人一輩子都在追求各種財富,想想就是苦事,那么讓我們在趕路的時候來些自嘲精神吧。
自嘲能增加生活的樂趣。一個人整天嘻嘻哈哈,常拿自己打趣,表現出了樂觀的精神,就算苦中作樂吧,也給生活帶了笑聲。
適時適度地自嘲,是一種良好的修養,還是一種充滿魅力的交際技巧。
自嘲,能制造寬松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松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主持人李詠曾講述過一個他朋友的自嘲故事。一次開辦公會議,按照慣例大家都要把手機調成振動模式。朋友拿出自己新買的手機,熟練地按了幾個鍵后,便放到口袋里。誰知,正當領導講話講到關鍵時候,朋友的手機鈴聲大作。頓時,領導的講話停住了,會議室所有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向朋友和他的新手機。朋友面露尷尬之色,但很快搖搖頭,笑道:“十分抱歉,這手機是我剛買的山寨機,初次使用,所以水平還是山寨級別的?!彼淖猿盀樽约航饬藝?,同事們樂得呵呵一笑,領導也笑了,會場又重新恢復了正常,領導也沒有和他計較。
在工作場合中,自嘲是一副不可多得的治療尷尬的靈丹妙藥。遇到尷尬時,不妨拿自己來開涮。除非你指桑罵槐,否則一般都不會討人嫌。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會遇到那些不順心的事情、不如意的處境,比如仕途受阻、工作失誤、與朋友失和、情感受挫、等等,這時如果以緊張嚴肅的心態面對,有時不僅不能化解矛盾、減輕內心的苦惱,反而會適得其反。這時,不妨來一點自嘲,變嚴肅為詼諧,化沉重為輕松。在自嘲幽默的氛圍里,以一種平常恬靜的心態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去參透與超越世俗的利祿功名。
上一篇:不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它
下一篇:不想被“偽善”害死,就先讓自己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