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血質氣質類型的幸福密碼
多血質氣質類型的人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
一是具有較強的競爭性。他們有高度的競爭意識,對勝利的喜悅讓他們熱情高漲。無論是在工作上、游戲中、家庭里,還是對自己的身體,他們都抱以競爭的心態。但是,一旦遭遇失敗,他們曾經的熱情會迅速消退。就算自己得了病,他也會懊惱很久,覺得身體背叛了自己,一點都不爭氣。
假如你在一個多血質的老板手下工作,那么,他會不停地用無形的鞭子驅趕著你,讓你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剛剛達成一個目標,一天之內,他就會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而且他的要求永無止境。告訴你個秘密,多血質氣質類型的人,是最容易在事業上有所成的!
二是缺乏耐性。這跟他們的熱情度過高且容易冷卻,有很大的關系。任何的拖延或中斷,都可以讓他們發怒。他完全不理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喜歡打斷別人的講話,告訴對方一個更好、更快的做事方法。他經常會搶別人未說完的話,以“我來補充一點”開頭,其實話匣子一打開就剎不住了。他會一次又一次地重復按電梯按鈕,即使早就知道這并不能讓它走快一點。
這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不斷地看手表、看時鐘,以注意時間。請注意,那些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上鐘表的人,且一直關注時間的人,極有可能是多血質。
有一位作家總是欠缺耐性,于是他效法古人,在庭院中種植了一片竹子,以修身養性。
剛種上的時候,男子坐在陽臺賞竹。感受著徐徐微風,望著眼前美麗的竹林,覺得風吹過竹林的陣陣聲響,簡直就像一段動人的樂章。靈感了來,他一氣呵成地創作了幾首詩。
某天早晨,男子正在伏案趕稿,眼睛還不停地瞄一下墻上的時鐘。眼看交稿的時間就要到了,他偏偏在此時文思枯竭,沒有一點靈感。
突然,他聽到妻子在院子里掃落葉,令人不舒服的聲音傳過來:“沙沙!沙沙!”男子忍不住皺起眉頭,直到聲音停止,他才繼續尋找思路。
過了幾分鐘,掃地的聲響又傳過來:“沙沙!沙沙!”男子開始冒火,大吼道:“你不能等一下再掃嗎?簡直吵死了!”
院子里真的安靜了下來,可沒過多久,“沙沙!沙沙!”的“魔音”再次傳到男子耳中。男子生氣地將筆一摔,幾步走到庭院里,想好好教訓妻子一頓。但根本沒看見妻子的影子,庭院里沒有任何人,只有風吹過竹林時發出的一陣陣聲響,“沙沙!沙沙!”
見此情景,作家啞然失笑。他這才想起,妻子一早就坐車回娘家,探視母親去了。既然妻子不在家,自己這個火也就發的莫名其妙,真真好笑。
同樣的一片竹林,同樣一種聲音,為什么作家有時覺得動人,有時覺得煩躁?其實,竹林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是男子的內心。在心靜的時候,竹林的聲音聽起來就美妙無比,可以帶來靈感;當心不靜的時候,再怎么動人的聲響,也會成為擾人心緒的噪音。
然而,當一個人耐不住性子、覺得煩躁時,往往察覺不出問題其實不在別人,而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常看到有些人罵小孩吵、怪先生或老婆煩,甚至認為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對。
有一個人問禪師:“師父,你總要我們靜下心來,不要‘浪費時間’。可是,現代人生活如此繁忙,根本無法真正靜下來。而且,我們還經常‘被迫浪費時間’。”
“怎么講呢?”禪師反問。
那人說:“就拿每天上班來說,我大多數時間都會遇到塞車。但我人又的專心開車,根本不能做其他的事,那段時間不就被白白浪費了嗎?我心里急著上班,一直擔心會不會遲到,能不著急嗎?”
禪師微微一笑地,回答道:“假如你因為塞車而心浮氣躁,甚至為此煩躁不安,那這段時間自然就浪費了。但是,假如你能靜下心來,用這個時間聽聽音樂、理清思緒,讓大腦處于放松狀態,不就可以做到心靜,也能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了嗎?”
聽了禪師這番開釋,男子才恍然大悟。他這才發現,一直以來左右自己的并不是周圍的環境,而是自己的心。其實,任何人都有“鬧中取靜”的能力,只要在煩躁之氣浮現的那一刻,趕緊給自己提個醒就可以了。
不管身處何處,你都可以享有心靈的自在。撫平煩躁不安的心,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那么美好,自己其實很幸福。
多血質的人還有一些標志性的語言,而且他們經常將這些話掛在嘴邊上。無論在自己口中還是在他人口中,如果你經常聽到他們這樣說,那他們基本上就是多血質氣質類型。
“我這個人就是急脾氣,眼里容不得活兒。”
“今天能做完的事兒,我從來不讓它留到明天,要是在昨天就把它做完更好。”
“我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我永遠不會停下來。在我的字典里,‘完不成’這個詞不存在,只能看到‘不斷進取’。”
“我的人生格言是,一個人可以被打倒l00次,但一定要在第l01次站起來!”
如何?這些話聽起來有點耳熟吧?只有多血質的人,才能有這種昂揚的激情。毫無疑問,這類人有很多的優點,大多在少年時就能嶄露頭角。因此,他們總以為自己的生活方式無懈可擊。確實,在這個崇尚強者的時代里,他們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偶像、楷模。
在肯定多血質進取精神的同時,我們也要提出一些意見,如希望他們能夠注意調整身心,以使自己的性格更趨彈性。首先,要調適自己的期望指,對自己進行實事求是的估量,切勿好高鶩遠。其次,學會尊重他人,多聽取他人的意見,加強團隊意識。再次,脾氣不要太急,多與人溝通,多關心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后,注意勞逸結合,工作的同時也要顧及身體,以防出現疲勞過度。
按照對癥開放的原則,針對上述幾種言論,我們分別開幾副有針對性的方子。
“我這個人就是急脾氣,眼里容不得活兒。”
性子不用那么急。人生就像一趟單向的旅行,如果你走得太快了,就會太快地到達終點。事情就像灰塵,多的干都干不完。有些時候,不妨適當放慢腳步,看看四周的風景,享受生活的樂趣。
“今天能做完的事兒,我從來不讓它留到明天,要是在昨天就把它做完更好。”
今天有今天的事情,明天有明天的事情。假如實在做不完,就對自己寬容一點,讓自己休息一下。一覺醒來,你可以做得更好。
“我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你可以要求完美,但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主義”,更不要淪為完美的奴隸。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就,應該有多方面的因素,假如將所有的成果都歸功于“完美主義”,恐怕過于牽強。如此下結論,不僅對自己不客觀,還可能對別人造成誤導。
“我永遠不會停下來。在我的字典里,‘完不成’這個詞不存在,只能看到‘不斷進取’。”
字典里應該有豐富的字詞,那樣才更值得收藏。人生也應該既有高潮又有低谷,那樣才會豐富多彩。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發動機,更不要說肉身凡胎的我們,怎么可能做到永不停歇。休息并不是罪過,會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更健康、快樂。
“我的人生格言是,一個人可以被打倒l00次,但一定要在第l01次站起來!”
在站起來之前,你完全可以先趴在地上打個盹,想想自己為什么被打倒。這絕不是害怕和氣餒,而是在思考,是積蓄力量的過程,然后,你就可以更穩當地站起來,并且不再被第l01次打倒。
上一篇:多加磨煉,方能受益
下一篇:多說結論性話語,少說些無聊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