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他人,享受付出的快樂
我們發現,當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幫助了別人之后,你會感覺到非常快樂、非常開心。相反,當你傷害了別人之后,你會覺得非常難過和自責。這是因為在你幫助了別人之后,你得到了自我的肯定和認可,所以你開心;同樣,當你傷害了別人之后,被自己否定,你會難過和自責。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快樂是向別人付出的收獲。
小美是個善良的女孩,已經上初中了。這天早上,她晚起了會兒,眼看就要遲到了,她匆匆穿上衣服,收拾好書包就出門了。
小美知道,這個點兒,到學校的公交車就只有一趟了,如果錯過了,她就會遲到。當她跑過路角的一剎那,差點被絆倒,扭頭一看,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拿著一個破碗,聲音微弱地說:“姐姐,行行好吧,我很餓。”
小美很受觸動,看到可憐的小男孩,她差點掉下淚來,所以,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身上帶的零花錢全部給了那個男孩,還把準備買復習資料的300元錢也塞到了男孩的衣兜里。看著小男孩凍得通紅的臉,她把自己的圍巾和帽子也給了男孩,轉身離開了。就在她轉身離開的一瞬間,她聽到了小男孩發出的驚喜的喊叫聲。
那一天,她沒有趕上公交車。當她來到學校的時候,因為遲到被老師罰站到了門外,凍了一個早晨。但是小美卻非常開心,放學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所做的告訴了媽媽。
媽媽平日里對小美管得很嚴,不讓她隨便花錢,所以,當小美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時候還有點擔心,但是她覺得她很開心,想和媽媽分享。
媽媽聽了小美的話后,并沒有責怪她,而是笑著對她說:“小美,你真的長大了。”
爸爸知道了說:“小美,你被老師罰站,一點也不后悔、不抱怨嗎?”
小美笑著說:“不后悔。后悔什么呢?我覺得我做的是對的,如果我不幫助他,或許他要一早上,甚至一天都要挨餓的。他那么小,又穿得那么單薄,無家可歸,他比我更需要那些錢。”
故事里的小美因為幫助了小男孩,而被老師罰站了一個早上,盡管她沒有得到任何的感謝和回報,可是她卻非常開心。可見,當一個人為別人付出了,幫助了別人之后,得到的是自我的肯定,是開心和快樂。那么,我們如何通過幫助別人獲得快樂呢?
1.不要去向別人索取回報
有些人在幫助了別人之后,便等著別人來給予自己回報。如果對方不回報,便覺得自己受了傷害,覺得當初不應該幫助別人。這樣一來,就將你的付出嚴重地扭曲了,而且,你也感受不到快樂。因此,當你想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去向別人索取回報,因為這樣會讓你覺得是在做交易。如果你是出于好心想幫助別人,就不要向別人索取回報,這樣你才會感受到那份發自心底的開心和快樂。
2.不要等待別人來說“謝謝”
通常,我們幫助了別人,別人會表達感激之情,會說“謝謝”。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幫助了別人之后,會等著別人說“謝謝”,如果對方不說,那么就覺得對方不知道感恩,幫助他太不應該了。事實上,這與你當初想幫助別人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對方需要幫助,所以你幫助了對方,你自己已經獲得了自我的滿足和肯定,獲得了快樂。如果別人不說“謝謝”,就覺得不應該幫,那么你就要問問自己了,是不是為了讓對方感激你你才幫助他人的?
3.不要計較你付出了多少
很多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往往會權衡利弊,如果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造成損失,便會毫不猶豫地幫助別人;如果自己付出太多,便覺得吃了大虧,不愿意幫助別人。這樣你同樣不會快樂,因為在你的心里更多的是利益和得失,而不是一顆真誠的心。你不會被自己所肯定和認可,相反還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因此,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不必過分計較你付出了多少,你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不是計較得失。
4.要發自內心地幫助別人
如果你幫助別人不是心甘情愿的,那么你也不會快樂,相反會感覺到非常委屈。因為快樂是一種由心底發出的情緒,心里開心便會快樂,心里不開心自然不會快樂。你不是心甘情愿地向別人伸出援手,心里有怨氣,當然感受不到快樂了。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明白,要想獲得快樂,就要心甘情愿地去幫助別人。當然,你的幫助也要量力而行。
上一篇:希望常在,就不懼遠方
下一篇:幸福路上,也要有痛苦來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