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損失就等于賺到收益
許多人在進行個人理財或投資的過程中,只考慮如何獲得收益,但不注意控制風險,沒有做規避風險、避免損失的措施和應對危機的計劃,一旦有意外的情況發生,就會陷入被動。其實,提前控制風險,規避損失,即等于賺到收益。
我們進行投資,不管是家庭理財,還是商業投資,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獲得的收益可能低于自己的預期,甚至連成本也沒有收回來。這是因為我們沒能在投資的過程中避開市場上存在的風險。比如在進行股票投資時,由于價格下跌,賣出股票時的價格低于買入時的價格,造成了投資的損失。這就是風險。又比如,在進行債券投資時,債券發行者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給投資者造成損失。這也是投資的風險。
在進行個人理財或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嚴格地控制風險,規避損失就等于賺到收益。就像足球比賽一樣,先立足于防守,再圖謀進攻。先防守就是先使自己處于不敗之地。做投資也是這樣,先想到可能遇到的風險和遭受的損失,并進一步去規避風險和損失,然后才是謀求利潤。許多大公司就是這樣做的。
近年來,國內某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就將風險控制放在了公司經營的第一位。該公司的老總在談到風險控制時說,風險控制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意義,并幾乎成為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要務。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控制是對公司管理和基金運作中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測量、管理和持續監控的過程。對各種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是保護投資者利益,提高基金管理公司風險控制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以取信于市場,取信于社會。
基金管理公司之所以如此強調風險控制的重要性,是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監管層為規范市場秩序加強了監管力度;二是因為基金管理公司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風險控制對提高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是鞏固和重塑誠信市場形象的必然途徑。基金管理公司應該在獲取收益和控制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如果沒有嚴格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和風險管理措施,最終將不能保住已獲得的市場份額和企業積累的無形價值——企業信譽。因此,基金管理公司必須將風險控制當作一項戰略決策來對待,通過全面、嚴密、科學的制度設計和體系構造,確保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實現公司的經營戰略目標。
一個公司的經營投資是這樣做的,一個人的理財投資也應該這樣做。將控制風險、規避損失放在第一位去考慮,能夠有效地控制風險。規避損失即等于賺到收益。
思路突破
不懂防守,怎能進攻
對于理財投資來說,規避風險和損失就是防守,賺取利潤就是進攻。要想學進攻,先學會防守。尤其是最初參與理財投資的人,規避掉損失就等于賺到收益。
掌握必要的理財知識
做任何投資,沒有專業的知識做基礎,你是不會贏得利潤的。想做投資,先去掌握最基本的投資方面的知識和你要投資的那個項目的知識。
有這樣一則笑話。一位第一次坐飛機去大城市出差的村主任,在飛機上口渴了很久,卻找不到水喝。這時候他看到前排坐了一只鸚鵡,頤指氣使地指揮空姐給它端茶倒水。鸚鵡的態度十分驕橫跋扈,空姐卻窩著火敢怒不敢言。村主任心想,一只鸚鵡都可以如此,咱也別拿村主任不當干部呀,于是村主任也像鸚鵡一樣開始對空姐頤指氣使起來。終于,溫文爾雅的空中小姐被逼成了潑婦,打開艙門把鸚鵡和村主任一起扔了出去。村主任正在無奈墜落的時候,鸚鵡飛到了村主任耳邊,問道:“會飛嗎?”村主任搖搖頭。鸚鵡怒斥:“不會飛還牛什么牛!”
這雖然是個笑話,卻傳達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用土話說就是“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你沒有知識和實力做基礎,就趁早別做投資。否則市場就會像那個被逼成潑婦的空姐一樣,將沒有翅膀的你扔出窗外。
當心雞蛋被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投資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就是分散風險。如果你分別投資了股票和房地產,那么二者中有一個行情急轉直下,對你造成的損失都不會那么大;而如果你只投資了兩者中的一個,那么一旦你所投資的股票市場或者房地產市場出現風險,都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徐女士是北京某大學的講師,收入比較穩定,福利較好。徐女士聽身邊的老師說近幾年股票市場行情好,投資股市能賺大錢,便去證券公司開了戶,準備將自己的存款全部拿出來買股票。
開戶后,徐女士到處向人打聽哪只股票好、哪只可以買等等。她的一個朋友為她提供了一個小道消息,說一家上市公司有利好傳聞,近期股價會出現井噴行情。徐女士信了,并買入了一些。開始兩天,這只股票漲勢非常喜人,徐女士大喜。為了不踏空這一波行情,她將自己全部的存款放在了這一只股票上。誰知3天后,這家公司又傳來了利空,據說公司的賬務存在虛報,已被立案偵查,公司也被停牌。復牌后這只股票開盤即跌停,連續幾天無人接盤,不僅徐女士前兩天的獲利全吐了回去,本錢也損失了一小半,被深度套牢??粗蓛r一個勁地下跌,徐女士心痛不已。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徐女士熱衷于理財,對生活充滿了憧憬,但在具體操作中,她忘記了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辈还苁钦l,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不要輕信他人,不要盲目跟隨市場。分散投資風險,才有可能獲得利潤。
做出詳細、穩健的理財計劃
做事情要有計劃,投資理財也是這樣。理財理財,有理才有財。計劃到位,才是理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財務知識的增長,不少人開始著手家庭理財,使財富穩定地保值和增值。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人卻常常不注意制訂理財計劃,結果影響了理財收益。
一位銀行的專業理財師為您提供了一份家庭理財規劃方案。
首先做一個詳細的理財規劃:
1.將40%的資金用做保本。
這40%保本資金可投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特別是對于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家庭,更需要有穩定的儲蓄來預防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以保證整個家庭經濟狀況的穩定性。你要首先清楚,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并不大。
2.將30%的資金用做有回報的成長投資。
可投資于風險相對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開放式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等,年收益率可在4%~6%左右。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您要分析投資對象歷年的走勢及分紅狀況,這樣才能選出比較好的股票和基金;同時可以做適當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自己的信息和時間是有限的,最好通過銀行專業的理財師來幫您規劃。
3.將20%的資金用做進取資金。
進取資金是指投資風險高,但也能獲得高收益的產品,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投資這些產品有可能給您帶來一個較高的收益,當然,風險也相對較高。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多的知識與經驗。對于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來說,最好先以成長計劃為主,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后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建議您聽取專業人士意見,選擇好自己的銀行理財師,做好投資咨詢和參考。有條件的家庭,也可增加一部分養老保險。但是,保險種類很多,一定要根據家庭成員的年齡、職業、身體狀況進行選擇購買。
4.將10%的資金用于保險保障。
一般家庭沒必要在保險上投入過多,要買也就是買最必要的。家中夫妻兩人首先要考慮買的是醫療健康險,因為即使夫妻雙方都買了社保,在面對高昂醫療費用時社保也不能完全應對,另外還可以買大病險或者意外險。對小孩來說,通常在學校都購買了學平險和互助基金,一般能滿足需要,要買的話可以選擇教育基金等。
其次注意理財業務中的幾個誤區:
1.目光短淺,只關注短期收益,缺乏長遠規劃。
很多人把個人理財看成了即期收益的方式,僅追求短期的利益,從而忽視對自己家庭的收支平衡性、資產配置以及投資產品的考慮,更不能統籌規劃未來生活和財務狀況的變化以及風險承受能力。
2.不能理性地認識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盲目追求“低風險、高收益”。
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不是由個人的主觀想法來決定的,而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市場規律是“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誰也不能試圖以空想對抗規律。所以,作為投資者應該清醒認識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對理財機構承諾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一定要持小心謹慎的態度。
3.不懂分散風險。
許多沒有投資經驗的人,不會分散投資風險,往往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結果一旦這個籃子掉下去,所有雞蛋都砸了。許多人把大筆資金全部進行了高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比如股票、房地產,然而市場一旦出現重大利空時,自己就陷入了被動。因此,恰當的理財方式應該是:把資金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分配到活期存款、債券、房地產及股票中。這才是個人理財最好的選擇。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你進行的一切投資交易都應該在嚴密的計劃中進行,如此才能獲得比較高的收益。
點亮思維
有人會認為,規避風險所用的時間可能影響自己賺更多的錢。其實,這就像建樓房一樣,地基沒有打好,蓋的樓越高越容易倒掉。規避掉風險就等于規避掉了損失,就等于打好了地基,就等于做好了防守。在這樣牢固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上一篇:要事第一
下一篇:超“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