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前深思熟慮,才能避免人生的冤枉路
有人說人生是一個不斷接受改變的過程,其實,人生更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就面臨選擇:喝什么奶粉,穿什么衣服,在哪里照百天照,去上哪個幼兒園,就讀哪所小學……這些事情,在我們還不能自主選擇的時候,是父母為我們做出了選擇。父母在做出這些選擇的時候傷透了腦筋,在食品安全堪憂的今天,他們千選萬挑,只想找到一款對我們的健康真正有利無害的奶粉。隨著學齡的到來,為了讓我們不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又絞盡腦汁地為我們聯系最好的學校。在父母的精心選擇中,我們漸漸成長,來到了美好的少年時代,直至成長為青年。我們開始學會選擇,想要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自主選擇,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這是成年人與未成年人顯著的區別之一。父母心驚膽戰地看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想告訴我們什么是應該選擇的,卻知道碰壁和犯錯是我們人生的必由之路。就這樣,在父母的注視中,磕得頭破血流的我們長大了。從此之后,父母不再干涉我們,不管什么事情,他們都會默默地支持我們。但是,我們并沒有因為享有人生的自主權就任意妄為,相反,我們變得更加謹慎,因為我們肩負著責任。我們必須選擇好,才能少走人生的冤枉路,才能事半功倍,更快地達到成功的彼岸。
直觀地說,選擇就是確定一個方向。就像走路,南轅北轍,永遠也到不了終點。唯有選擇好方向,再加上努力,才能盡快到達自己的目的地。由此可見,選擇是多么重要。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覺得自己的運氣太差,而羨慕別人的運氣比自己好。其實,不是運氣差,而是選擇不對。一旦方向錯誤,你越努力,只能越偏離目標。當然,僅僅有正確的選擇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確定方向只是起點,過程的推動力還要看我們的努力程度。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有選擇恐懼癥。他們在選擇的時候往往瞻前顧后,猶豫不決。究其原因,是選擇的過程中他們無法正確地取舍。要想做出最佳的選擇,我們就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凡事都有利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不可能只得到,不失去。一分為二地看,任何選擇都有得到和舍棄,不同在于,你更想得到一種怎樣的結果。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要確定,自己想要什么,必須舍棄什么。這樣,在面對選擇帶來的結果時,才不會患得患失。
張剛和李強大學畢業后,被同一家小公司錄取。對此,他們很猶豫。張剛很有野心,并不想去一家小公司混日子,想要自己創業。李強也是相同的想法,但是他沒有張剛有魄力,他很擔心創業失敗,這和張剛的觀念完全不同,對于可能的失敗,張剛總是說:“沒關系,我們還年輕,輸得起。”而李強則說:“我們的資本那么少,怎么能經得起失敗呢。”就這樣,兩個好朋友分道揚鑣,張剛回到家鄉創業,李強則留在小公司開始工作。
張剛回到家鄉后,選擇了最熱賣的母嬰用品。他的成本很低,就在家里辦公,找了個代加工廠生產嬰兒用的三角巾等。這些東西都是一本萬利的,成本也許只要一元錢,但是卻賣十幾塊錢。因為產品要價不高,而且顯示出童真童趣,所以張剛的生意非常火爆。雖然每單只有幾十塊錢,但是每天都能賣出去幾十單。3年過去,張剛不僅有了自己的加工生產廠,而且淘寶店也越開越火,每天都賣出去上百單。而李強呢,在那家小公司3年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現在的他過著和3年前差不多的生活。如今,他正準備辭職回家給張剛打工呢!
3年的時間,因為選擇的不同,原本李強可以成為張剛的合伙人,現在卻只能眼看著張剛成為老板,自己回家給他打工。很多事情,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我們不能瞻前顧后。如果3年前李強想清楚,即使創業失敗,無非也就是再去找一份工作,像3年后的自己一樣生活,那么他就知道,對于他而言,沒什么好害怕失去的。如今,張剛用3年博得了自己的瀟灑人生,未來的他定然還會有更好的發展,而李強則只能選擇跳槽,或者回鄉給張剛打工。
這就是選擇的魅力,選擇好,事半功倍;選擇不好,只能一切從頭再來,浪費寶貴的青春時光。選擇的時候,我們先要深思熟慮,再果斷采取行動,這樣才能抓住最佳契機。
上一篇:踩著失敗的階梯不斷前進
下一篇:靜坐無所為,春來草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