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比他人領先一步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要使世界動,一定要自己先動。”
中國的古諺語也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這些充滿智慧的話語和諺語道出了同一個道理:凡事要主動,消極等待則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這個道理在商界中同樣適用。
商機往往轉瞬即逝,一個消極被動的公司只有死路一條。即使是一個“巨無霸”型的成功企業,稍有松懈,也會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因此,智慧的人總是在商機來臨之前,就比別人搶先一步行動。這樣做的結果是公司越做越強,越做越大。反觀那些消極被動的人,不管他本人具有多么精深的知識,但由于他的拖延、等待,商機一次又一次地被錯過,而公司的發展也會因此止步,甚至會萎縮和消亡。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招領先,招招領先。”這是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經常對員工講的一句話。他這樣要求員工,自己更是這句話身體力行的實踐者。富士康集團在30年的時間內持續壯大,并連續7年入選美國《商業月刊》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排行榜,連續3年中國出口創匯第一名。富士康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與其總裁郭臺銘無論做什么始終抱著“比他人領先一步”的工作態度有極大的關系。正因為認識到積極行動、事事比別人領先一步,就能搶占先機,富士康才成為“全球代工之王”。
在業界,郭臺銘是一個最善于發揮主動性、搶占市場先機的人。他不像某些公司的管理者那樣,喜歡坐在辦公室,把所有的事情計劃周全后再發號施令,讓下級去執行。只要是他認準了的機會,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他都會在第一時間搶在別人前面去做。
一次,美國一家公司的一位采購員準備到臺灣采購一大批計算機方面的產品。為了爭取到這個大客戶,臺灣幾家大型的計算機代工廠都派出人馬去機場等待采購員下飛機,準備把對方接到自己的公司。一家計算機代工廠的主管親自帶隊,以為志在必得,一定能把采購員接到自己的公司。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出關大廳里,他看見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親自出馬,率領工作人員也在這里等候。看著對方強大的陣營,這位主管心中嘆道:“沒想到一開始就落于別人下風,自己已遲到了一步。”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和林百里一起等待那位采購員,心里想著至少可以和對方打個招呼。飛機降落后,各公司派出的迎接代表都往接機口涌去,誰都想把這位“財神爺”請回家。然而令眾人大跌眼鏡的是,當那位采購要員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時,他的身邊卻多了個郭臺銘。他倆邊走邊談笑風生,所有的接機人員都愣在了當場。
原來郭臺銘早就掌握了對方的行蹤,并搶在競爭對手的前面,在客戶轉機來臺時,“巧遇”他,并和他搭上同一航班回臺。郭臺銘僅僅比別人領先一步,就為公司爭取到了一大筆訂單,因為那位采購要員和他一起回到了富士康的總部。
由此可見,比別人領先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策略再好,管理能力再強,但遲遲不行動,一切都是枉然。
某些人常常忽略了領先一步的重要性。當他們做好某一產品進人市場的準備工作后,還來不及上市時,就發現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已占領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當他們組織科技人員攻克某一產品的技術難關,還來不及慶功時,就發現競爭對手已先他們一步推出了同類產品;當他們準備與某外企共同開發一種極具市場潛力的新產品,并簽好合作協議時,卻發現市場上剛推出這種同類產品,而且產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歡迎;當他們準備把“繡球”拋向某技術權威,欲請他為公司的顧問,以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時,該“權威”已于一天前接受了其競爭對手公司的邀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要想生存、發展和壯大,我們每個人就必須摒棄自身決策緩慢、遇事猶豫不決等不良習慣。當我們在工作中決策果斷,行事迅速時,公司就會越來越具競爭力和生命力。
上一篇:多為自己的公司創造價值
下一篇:微利經營,拼的就是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