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活得輕松而幸福
我們常說:“拿得起,放得下。”其實,所謂“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躊躇滿志時的心態;“放得下”,則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難時應采取的態度。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這樣一種心境,就能對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輕,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蒙田說過:“今天的放棄,正是為了明天的得到。”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有的人活得輕松,而有的人為什么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卻放不下,所以沉重。所以,人生最大的包袱不是拿不起來,而是放不下。
人生的煩惱來自于非分的欲望,種種誘惑使你心中的明月蒙塵。修養心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放下”,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我們在肩上的重擔,在心上的壓力,可以說使人生活得非常艱難。
成功并不總是青睞那些死守一個真理的執著者,還格外偏愛那些懂得適時放棄的聰明人。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們固然要“拿得起”;但與此同時,當我們發現“此路不通”時,也要學會及時地放下。片面地偏向任何一點,生命的天平都有可能發生難以控制的偏斜,到時再補救就來不及了。李嘉誠曾在長江集團周年晚宴上說:“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這句話是李嘉誠人生修煉最高境界的體現,也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歌德說:“一個人不能永遠做一個英雄或勝者,但一個人能夠永遠做一個人。”這里,“做一個英雄或勝者,指的便是“拿得起”的狀態;而“做一個人”便是“放得下”的狀態。
然而,如果你能夠領悟“放下”的道理,你將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當下。放下就是快樂,只要你心無掛礙,什么都看得開、放得下,何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鳴,何愁沒有快樂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沒有快樂的白云在飄蕩,何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以后才會懂得。就像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地堅持與放棄。在得到與失去中我們慢慢地認識到自己。其實,生活并不需要這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學會放下,生活會很容易。
上一篇:擁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
下一篇:拿捏到位,女孩要把握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