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虛度光陰,一路努力向前
人生就像一場終點待定的馬拉松,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往前跑,因而也有人說人生是一場沒有歸途的旅程,跑得越遠,看到的美麗風景就越多。相反,假如一個人跑著跑著就不再跑了,那么他只能看到眼前美麗的風景,而無法領略前路上旖旎的風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要想充實地度過,就不要虛度光陰,一路努力向前。既然我們無法決定人生的長度,不如就通過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欣賞更多的美麗風景,來拓寬人生的寬度吧。這也是珍惜人生、盡情享受人生的好方式之一。
光陰似箭,人生如同白駒過隙,稍不留意,人生就已百年。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有著無窮無盡的時間可以揮霍,因而逃學、玩耍,而等到人到中年,很多人的聚首都以十年為期,未免覺得人生實在是眨眼之間。也許轉眼之間,我們已經十年沒有回到故鄉,我們已經畢業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從不諳世事的小女孩小男孩,變成了已經為人父母的中年人,不由得感慨唏噓,尤其是當頭頂的白發越來越多時,我們更是不敢回首,只怕引起無限惋惜。在201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的人生怎么再回首已經年過半百了?我們曾經的青春歲月如今只能去夢里尋找。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管是“70后”“80后”“90后”,還是如今的“00后”,一代又一代人如同長江后浪推前浪,使人感慨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每個人都只能對著時間倉皇溜走的身影感慨無限,而沒有一絲一毫的辦法能夠挽留。既然如此,不要再浪費寶貴的時間來抱怨了,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珍惜時間,這就相當于變相地延長了生命。讓人生更有品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充實地享受人生,也能夠讓我們得到人生的更多饋贈。
作為我國北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司馬光不僅在政治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而且學識淵博,也是著名的學者。尤其是在歷史方面,他更是嘔心瀝血完成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鑒》,因而流傳千古,對整個人類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司馬光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與他從小就勤奮學習,珍惜時間是分不開的。司馬光從小在私塾里讀書時,因為背書不如別人快,就想盡辦法彌補不足。別人花費一個小時讀書,他就笨鳥先飛,花費兩三個小時。為了增強記憶力,他還在老師剛上完課的課間就開始用功讀書,即便同學們都在院子里高高興興地嬉笑打鬧,他也毫不心動。不僅如此,他還抓住生活中的一切閑暇時間讀書,例如他騎馬的時候就坐在馬背上讀書,夜晚入睡之前也會盡力回想白天學習的內容,如此堅持下來,司馬光的記憶力得到了增強,以至于他對于很多知識都始終印象深刻,記憶清晰,到老了也沒有忘記分毫。正是如此堅實的知識基礎,才使司馬光未來著書立說根基牢固,作品也富有深度。
為了珍惜時間,司馬光不但抓住生活中的閑暇,還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個圓木的枕頭。每當他夜讀感到困倦時,實在撐不住了,就會枕著圓木枕睡覺。然而等到睡熟了情不自禁地翻身,圓木枕就會掉落在地,司馬光的頭就會猛然枕到硬板床上,也就醒了。每當這時,司馬光總是立即起床穿衣,繼續點燈苦讀。在圓木枕長年累月的陪伴中,司馬光漸漸感受到圓木枕其實是有思想的,因而稱其為“警枕”。就這樣,“警枕”陪伴司馬光度過了一生之中漫長的時間,也見證了司馬光勤奮苦讀、筆耕不輟的一生。
在助手的協助下,司馬光用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完成了《資治通鑒》這部史學巨著,給中國的歷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假如沒有珍惜時間的精神,假如沒有和時間展開賽跑,司馬光也許就無法獲得如此偉大的成就,中國的歷史也會因此變得匱乏。
雖然我們未必能夠像司馬光一樣青史留名,但是即使作為普通人,我們的人生也同樣需要面對和時間賽跑的局面。光陰如逝,人生更是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唯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成為時間的主人,才能竭力拓寬人生的寬度,讓人生變得更加充實豐滿。同樣的道理,人生也是需要向前沖的精神的,否則一味地停滯不前,就會失去前方更加旖旎的風景,也給人生徒增遺憾。所以朋友們,不管你把人生當成百米沖刺,還是當成馬拉松,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向前吧!只要我們一直在人生路上保持前進的姿態,我們的人生就必然更加精彩美妙!
上一篇:不是最佳時機,那就保持沉默和隱忍
下一篇:不要害怕吃虧,會吃虧才能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