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中感受快樂,才能對書籍愛不釋手
讀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世界如此廣闊,充滿了各種奇聞異事,而書籍恰恰能幫助我們博古通今,不但知道世界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也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這是最重要的,而且可以讓我們充分領略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文化的歷史厚重。
古往今來,很多偉大的人即使身處逆境,也從未放棄過讀書和學習。他們雖然讀書的條件很艱難,偏偏手不釋卷,想盡一切辦法去讀書,也總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和充實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超越人生的逆境和困厄,才能排除萬難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偉大志向。書籍不但是我們精神的食糧,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人生力量源泉。很多人都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受到作者海倫在面對人生的困厄時始終不屈服的頑強精神。讀過這本書,我們的內心會升騰出一種力量:海倫耳不能聽、目不能視,卻能夠堅持努力進取,作為普通人,我們為何不和海倫一樣拼搏向上呢?我們有什么資格和理由放棄和沉淪呢?
除了感受到力量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很多書籍中感受到樂趣。有的書籍中記載了作者的生平趣事,或者是作者看到的很多奇聞異事,給讀者也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感受,讓讀者忍不住啞然失笑或者哈哈大笑。這樣的書籍帶給我們快樂和愉悅的心情,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在學問上的造詣精深是有目共睹的。其實,蘇洵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與他喜歡讀書、總是廢寢忘食地發憤苦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一年過端午節的時候,蘇洵自從早晨進入書房就一直沒有出來,夫人知道他一定是讀書讀得癡迷,為此忘記吃飯了,因而特意煮了幾個粽子,剝開皮,放在碟子里,送到蘇洵的書房中。當然,夫人也沒有忘記給蘇洵送上白糖,還叮囑蘇洵要趁熱吃呢!等到下午的時候,夫人想著蘇洵一定吃完了粽子,為此去書房里收拾碗筷。沒想到,一碟白糖絲毫沒有減少,而粽子卻沒了。夫人很奇怪,趕緊問蘇洵:“你吃粽子沒蘸糖嗎?”蘇洵點點頭,說:“蘸糖了呀!”說完,他抬起頭看著夫人,夫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原來蘇洵的嘴巴上全都是黑漆漆的墨水,他是蘸著墨汁吃粽子呢!
夫人問蘇洵:“粽子好吃嗎?”蘇洵回答:“非常美味,又香又甜!”夫人說:“哦,原來你在全神貫注讀書的時候,能把墨汁吃出甜味來呀!”
蘇洵居然把墨汁當白糖蘸著吃,由此可見,他讀書有多么專心。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真正愛讀書的人總是能夠從書籍中得到更多、收獲更多。一定要從小培養自己對于讀書的興趣,這樣才能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才能在讀書的過程中豐富和充實自己的心靈,開拓眼界,并學會理性宏觀地看待問題。
讀書總是有樂趣的,古人云開卷有益,是說每個人只要打開任何一本書,都會有所收獲。當然,人與人是不同的生命個體,為此每個人對于書中內容的關注點是不同的。為此,我們要找到最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也要在讀書的過程中始終非常堅持和努力,才能把書讀好,才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即使你現在還沒有領略到閱讀的樂趣,也沒關系,只要你繼續堅持讀書,終有一天會茅塞頓開,或者對某一本書相見恨晚,從而真正走入書籍的殿堂,也真正愛上閱讀。
上一篇:從熱門到冷門:從被人忽略的事物中贏得先機
下一篇:以思維導圖的方式記好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