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動是魔鬼,發怒前要三思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令人氣憤的事,那些心胸寬大的人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不僅顯其大家風范,獲得尊重和敬仰,也會收獲很多快樂。
馬克·吐溫說:“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煩惱,只要一開頭,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而對于智者來說,面對煩惱,他們不會憤怒,因為他們深知,憤怒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只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對于青少年朋友來說,應把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憤怒作為修煉自己良好性格的重要方面。當你遇到了不快的事情即將發火時,請告訴自己,如果我原諒他了,我的品質又提升了一步,這樣自然就壓制了要發火的傾向。
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寺院的高墻邊發現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墻到寺外。長老搬走了椅子,憑感覺在這兒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墻,再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經變成了長老,原來他跳在長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來承接他的。小和尚倉皇離去,這以后一段日子他誠惶誠恐等候著長老的發落。但長老并沒有這樣做,壓根兒沒提及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寬容中獲得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有去翻墻,通過刻苦的修煉,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了寺院的長老。
這個小故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但它卻一直向生活中的每個人昭示著一個道理: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行為。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會和諧。
英國著名作家培根曾經這樣說過:“憤怒,就像是地雷,碰到任何東西都一同毀滅。”如果你不注意培養自己忍耐、心平氣和的性情,一旦遇到導火線就暴跳如雷,情緒失控,就會把你最好的人緣全都炸毀。
而對于青少年朋友來說,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尤為重要。的確,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期,現在的你,每天都面臨眾多壓力和挑戰:
一方面,身體的發育使你身體內部發生很大變化,每天都處于情緒即將爆發的狀態;
另一方面,強大的學習壓力,上課、做題、背書、考試等每天都會充斥在你的腦海中,心理壓力較大。
更重要的是,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朋友對外在世界了解的欲望越來越強,每天接觸的人和事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信息紛至沓來,這就使他們需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每個青少年的血液里都流淌著亢奮的血液,青春期的他們喜怒形于色,不像成年人那樣善于控制或掩飾自己。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旦產生矛盾,很容易爆發,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總愛發火。
所以,每一個青少年朋友,都需要告訴自己“發火前長吁三口氣”,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沒有想象得那么嚴重。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意大發脾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了和氣。
心靈啟示
那么,如何完美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憤怒呢?
1.認識自己發怒的原因
當你的情緒稍微冷卻以后,你可以試著查找自己發怒的原因。你是否因為同學總是對你的體重或發型冷嘲熱諷而氣惱不已?是否你的朋友在背后說了你的壞話?事先想好發生這種情況時消除怒氣的方法。
2.使用建設性的內心對話
赫爾明指出:“許多怒火中燒的人不分青紅皂白責備任何人和事,什么車子發動不了啦,孩子還嘴啦,別的司機搶了道啦之類。使怒氣徘徊不去的是你自己的消極思維方式。”既然想法是導致情緒的主因,那么,如果你是個容易憤怒的人,就應該加強內心的想法,準備一些建設性的念頭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我在面對批評時,不會輕易地受傷”“不論如何,我都要平靜地說,慢慢地說”等。
當你能熟練運用這些滅火步驟時,你就會發現,自己花在生氣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而花在完成工作上的時間,也就相對地越來越多了。必定有用!只要你肯去試。
3.不要說粗話
不管你說的是“傻瓜”還是更粗野的詞語,一旦開口辱罵,就把對方列為了自己的敵人。這會使你更難為對方著想,而互相體諒正是消弭怒氣的最佳秘方。
的確,憤怒是一種大眾化的情緒——無論男女老少,憤怒這種不良情緒都在毒害著我們的生活。因此,如果你常常動怒,那么,最好學會以上幾點調節情緒的方法,從而熄滅憤怒的火焰。
上一篇:內心的欲望是枷鎖,禁錮了你的自由
下一篇:別因虛榮心定錯位,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