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等待,不如自己創造機會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鉆進老虎的洞穴,怎么會捉到小老虎呢;如果捉不到小老虎,又怎會有成功的機會呢。很多時候,機會并不是等待而來的,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當然,創造機遇是需要擔當風險的,否則,機會不會白白等著你。
商場就如戰場,只要看準了時局的變化,就一定能找到商機,而一旦找到商機,就需要冒險的精神,否則,一切都是白忙活。有的人即使發現了機遇,但如果缺乏一種冒險精神,遲遲不出手,那么,轉眼間,機遇就到了別人的手里。當然,冒險并不是有勇無謀,而是有勇有謀,在知道這件事不一定會成功的前提條件下,還是鼓起勇氣去做,但是,在真正付諸實際行動之前,會制定一個妥善的機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此避免危險,如此冒險,才能為自己創造計劃。相反,若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慌忙采取冒險行為,那肯定會失敗。
其實,早在胡雪巖在錢莊當小伙計的時候,他就開始尋找機會,當然,與此同時的是他的冒險精神。當時,胡雪巖只是一個小伙計,無錢無權,不過,他卻冒險將錢莊的500兩銀票交給王有齡。按常理說,他似乎沒有權力去這樣做,畢竟錢并不是自己的,即便是看中對方將來定有所發展,可是,無親無故,何以將這么大筆錢押在一個陌生人身上呢?在這件事情上,胡雪巖就是在冒險,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賭。最后,恰恰是他的冒險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受益,王有齡捐官成功,成為他日后的靠山。
太平天國大亂,王有齡在杭州被太平軍攻破之后,為了避免受辱,保得一世清白,他自殺殉職。在臨死之前,他托付自己的兄弟胡雪巖為自己洗刷恥辱。知道好朋友自殺后,他內心悲痛,胡雪巖明白其中深意,收復杭州是王有齡的遺愿,而有能力收復杭州的只有左宗棠的軍隊。在這之前,胡雪巖聽說,左宗棠脾氣火暴,嫉惡如仇,一向自命清高,而且,胡雪巖知道,左宗棠似乎很厭惡自己,這時候,他不來找自己的麻煩就是好事了,怎么還會自惹麻煩呢?
可是,為了王有齡的遺愿,他愿意去冒險。不過,冒險肯定不是去送死,而是要創造成功的機會。于是,他先了解了左宗棠的性格脾氣、愛好、為人等各方面的信息,并為此做了詳細的計劃。其實,當時的左宗棠確有置胡雪巖于死地的意思,不過,在見面時,胡雪巖的一句話救了自己的命,他對左宗棠說:“我一生只會做事,從來不會做官。”原來,這話本是左宗棠的名句,聽到這樣的話,左宗棠不想胡雪巖跟自己的觀點一致,高興之余,他已經忘記之前的想法了。
就這樣,胡雪巖不僅完成了王有齡的遺愿,而且在冒險中創造了一個機會,那就是使左宗棠這位中興名臣成為自己的靠山。后來,在左宗棠的幫助下,胡雪巖穿上了黃馬褂,建立起龐大的白銀帝國。
似乎,胡雪巖的每一次冒險都為自己求得了絕好的機遇。當然,他的每一次冒險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做事之前就進行了周密的策劃,即使不能成功,也能全身而退。不過,似乎好運總是站在胡雪巖這一邊,他的敢于冒險為自己日后的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抓住了機會,胡雪巖一躍成為晚清時期最著名的紅頂商人。
有人說:“美國有很多討論富人的書,都得出結論證明富人并不比普通人聰明,學識也不一定比一般人多。要說富人智商有多高,那純粹瞎掰。這些富人之所以能成功,而很多智商、學識遠遠高過他們的人卻成功不了,是因為富人們具有的冒險精神或是敢想敢做的精神確實比別人強。”或許,富人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詞,但是,他們無疑是成功的代表之一,而冒險精神正是他們成功的助推器。
王傳福說:“最關鍵的是要有冒險精神。”當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日本充電電池一統天下,國內的許多廠家都是買來電芯自己組裝,這樣,利潤少,幾乎不存在競爭。經過一番思考,王傳福將目光投向含量最高、利潤最豐富的電芯。如此冒險的想法,在國內還無先例。后來,比亞迪公司的鎳鎘電池銷售量達到15億塊,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之后,王傳福投入大量資金開始了鋰電池的研發,很快便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并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
如果說這是王傳福的第一次冒險,那么,決定制造汽車將是其第二次冒險。2003年,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由此成為繼吉利之后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2004年,深圳市有200輛比亞迪制造的鋰離子純電動汽車投入出租運營,成為全國第一家電動車示范區,真正實現了尾氣零排放。
因敢于冒險,適時抓住了絕好的機遇。在短短7年的時間里,王傳福將鎳鎘電池產銷量做到了全球第一、鎳氫電池排名第二、鋰電池排名第三,年僅37歲便成為享譽全球的“電池大王”,坐擁338億美元的財富。
其實,冒險與機遇總是結伴而行的,要想抓住機遇,就應該有冒險精神。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還沒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如果失敗了怎么辦?于是乎,為了不失敗就選擇了放棄。可是,等到別人成功之后,他會無奈地說:“早知道,我也去做了。”機遇已經流失了才想到后悔,為時已晚。所以,在生活中,面對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有冒險精神,如此,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
上一篇:不要讓付出成為習慣
下一篇:你不反省,如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