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速的變化難掩內心的波瀾
在語言交流過程中,能夠傳達給我們信息的不僅是語言本身,很多時候,語氣、語速等,都能傳達給我們信息。因為語言的可組織,所以語言時常會經過偽裝。語氣呢,也會因為說話的人可以控制情緒,而沒有那么顯眼。最容易表露說話者內心蛛絲馬跡的,是語速。語速的變化,往往顯得不那么明顯,卻能表現出說話者內心深處正在掀起的波瀾。
例如,語速慢而沉穩,說明說話者內心平靜,情緒穩定;語速突然放慢,意味著說話者內心正在思考什么問題,因為分神,所以語速情不自禁地減慢;語速突然加快,意味著說話者情緒產生波動,變得激動、緊張或者斗志昂揚;語速如果突然斷斷續續,那么也許是因為說話者不知道應該如何組織語言,也是由于內心波動引起的。總而言之,語速的任何變化,都代表著說話者內心不同的狀態。如果能夠洞察這一點,我們就能更好地洞察說話者的心理,從而更好地開展說服工作。
阿朱一直暗戀同事小米,細心的馬大姐發現,平日里非常健談、妙語連珠的阿朱,一旦看到小米,立馬就會變得結結巴巴,面紅耳赤。馬大姐是個好心腸的人,看著這兩個來自異鄉的年輕人都獨自漂泊在外,便有了為他們牽線的想法。阿朱的心思很好打探,當馬大姐和他說出要給他做媒介紹小米時,他馬上就當著馬大姐的面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但是,讓馬大姐感到為難的是小米。小米是個內向而又害羞的女孩,平時很少說話,見人總是低著頭。馬大姐擔心,小米不會把自己的心意完全說出來。
一個周末,馬大姐邀請小米去她家里給孩子補課,小米當然樂意幫忙。中午吃完飯,馬大姐和小米聊了起來。原來,小米雖然內向,但是也是很健談的。她和馬大姐無所不談,甚至講了很多家里的事情。這時,馬大姐找到時機,問小米:“小米,你有對象嗎?”小米害羞地搖搖頭。馬大姐繼續問:“那么,你愿意找個同事當男朋友嗎?”小米有些猶豫說:“在一起工作,好嗎?”馬大姐毫不遲疑地說:“當然好啊!首先,都是同事,彼此了解;其次,也可以一起奮斗,在這里安家立業。”這時,小米才害羞地點點頭,說:“可以考慮。”馬大姐趁熱打鐵,說:“你覺得阿朱怎么樣?”不想,一聽到阿朱這個名字,小米突然緊張起來,她磕磕巴巴地說:“啊……阿朱啊……我……我……”馬大姐緊張地觀察小米的表情,發現她并沒有表現出排斥的樣子,而是滿臉嬌羞,馬上就明白了小米的心意。她問小米:“你是不是也喜歡阿朱?”“不不……不……他是大學生,我只是個打工妹……”小米不知所措地說。馬大姐笑著說:“這可太好了,阿朱很喜歡你呢!”
在這個事例中,馬大姐原本以為說服小米需要一定的過程,不想,小米的語速突然變化,暴露了她的內心。原來,她也是喜歡阿朱的。這讓馬大姐喜出望外,直接就把阿朱喜歡小米的事情告訴了小米。到此,馬大姐的說媒工作告一段落,剩下的就看阿朱和小米的相處是否順利了。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每天都要與人交流。如果在交流的過程中多多留心對方的語速,那么對方的細微變化就會被我們看在眼里。由此一來,我們便更容易把握對方心理,也更容易說服對方。
上一篇:語言的魅力,就是兵不血刃
下一篇:說服對方,要先下“口”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