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爭鋒,并不是說服的好辦法
提起說服二字,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三寸不爛之舌。的確,說服必須用到嘴巴,不然就無法表達我們的意見和想法。毋庸置疑,口在說服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口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我們更多地借助于口來表達自己,而并非用口與他人舌戰(zhàn)。這也就否定了大多數(shù)人認為的說服是口舌爭鋒。所謂的口舌爭鋒,是辯論里的典型表現(xiàn),而與說服關(guān)系不那么密切。
很多人都因為口舌紛爭而吵架,甚至發(fā)展到打架。這是因為,一旦辯論的態(tài)勢無法控制,彼此雙方都會竭力驗證自己的觀點,想要壓倒對方。其實,爭論根本不分勝負。即使真的辯倒了對方,我們也未必獲得了勝利。要知道,被辯倒的人一定會感到屈辱,甚至對你心生怨恨。那么,贏了一場辯論,失去一個朋友,到底是贏還是輸呢?真正的說服,要以共贏為目的。不管你說服對方是讓對方買你所推銷的東西,還是為了對方好,只有彼此都高興,結(jié)果才皆大歡喜。對此,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在辯論和爭辯中,你或許可以贏,但是你的勝利不值一提。因為,你贏了也無法得到對方的好感。”由此可見,以爭論的方式說服他人,是完全不可取的。
曾經(jīng)有兩個旅行者結(jié)伴而行。在經(jīng)過海邊的時候,一個人打了另一個人一巴掌,被打的人在沙灘上寫:“今天,他打了我。”后來,他們來到沙漠,那個人又幫助了曾經(jīng)被打的人。這次,曾經(jīng)被打的人在石頭上刻下:“今天,他幫了我。”那個人很奇怪,不明白為什么一次刻在沙灘上,一次刻在石頭上。被打的人說:“我要忘記你對我的傷害,永遠記住你的好。”這當(dāng)然只是一個寓意美好的故事,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并非完全如故事呈現(xiàn)的那樣美好。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忘記對他好的人,卻始終牢牢地記著傷害他的人。既然如此,我們有什么必要為了一次爭辯與人針鋒相對,甚至反目成仇呢?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如果能更加圓融機智,也許就會水到渠成。
有個年輕的小伙子在美國留學(xué),租住在學(xué)校附近的一間公寓里。不過,公寓的價格很貴,小伙子沒有太多的錢,房東呢,又拒絕降價。無奈之下,小伙子只好先租半年。
很快,小伙子在公寓里住了一個月。他非常懂禮貌,也愛惜環(huán)境,和樓上樓下的鄰居都相處得特別好。不過,他突然給房東打電話說要搬家,房東驚訝極了,趕緊趕到公寓,想與小伙子當(dāng)面談一談。
房東問:“小伙子,你住得很好啊,鄰居們都很喜歡你。你為什么要搬家呢?而且,我想沒有其他的房子比我這里更方便你上學(xué)放學(xué)的了。”小伙子為難地對房東說:“我的確非常喜歡您的房子。在這里居住的一個月,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房子不但離學(xué)校近,而且各項設(shè)施都很齊全。我最喜歡您寬大的雙人床,我簡直可以在上面翻跟頭。而且,您從不拖欠物業(yè)費,這樣我才能享受一流的物業(yè)服務(wù)。”聽到小伙子的恭維,房東高興得眉開眼笑,又問:“那你到底為什么要搬走呢?”小伙子自責(zé)地說:“我要搬走,與您和您的房子沒有任何關(guān)系。我只是出現(xiàn)了經(jīng)濟危機,現(xiàn)在無法支付房租了。我其實一點兒都不想搬家,卻不得不和您提出這個請求。”聽了小伙子的話,房東當(dāng)即問道:“那么,你覺得你能承擔(dān)多少房租呢?”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按照我現(xiàn)在的情況,我每個月最多只能支付100美元作為房租。”這時,房東毫不猶豫地說:“那你就付我100美元吧!只要你繼續(xù)住,我愿意把你住過的這個月,也按照100美元房租收取。多付的50美元,就順延到下個月抵扣一部分房租吧!”就這樣,小伙子成功說服房東,把房租從150美元,降低到100美元,還把第一個月多付的50美元也順延到次月抵扣房租了。
小伙子很聰明。首先,他沒有貶低房子。很多人在想讓房東降價時,總會說房子一些不好的地方。小伙子沒有這么做,因為他知道贊美房子能讓房東心里感覺舒服。接下來,他列舉了自己的困難,并且把想要退租的責(zé)任都包攬到自己身上。如此一來,房東就會體諒小伙子的艱難處境,意識到他搬家是不得已才為之的事情。最終,小伙子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而沒有生硬地要求房東必須降低房價。這么做的結(jié)果是,房東主動把房租降低到小伙子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熱情邀請小伙子繼續(xù)住下去。
如果換一種方式,小伙子說房子各種不好,那么結(jié)局就會大為不同。對于很多火暴脾氣的房東來說,租客覺得房子不好可以不住,斷然沒有降低房租的道理。其實,生活中很多需要說服他人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借鑒小伙子的做法:房東不但最終心甘情愿地降了房租,而且皆大歡喜。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情況是,很多買東西的人唾沫橫飛地與賣家砍價,直到賣家甚至不愿意把東西賣給他。這樣的砍價,即使最終真的達到自己的心理價位,賣家也是滿肚子不高興,根本不算雙贏。我們不如多多學(xué)習(xí)小伙子的智慧,爭取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吧!
上一篇:口才好,不如態(tài)度誠懇
下一篇:只有自信,才能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