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拒絕,就是麻煩的開端
1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總是有人來找我寫這寫那,有個在家鄉電視臺做記者的同學,有段時間幾乎一半的采訪稿都是我幫她寫的,她把錄音發過來,規定好時間,我就得加班加點地完成,雖然有時候開玩笑,說她的一半工資應該給我,但畢竟多年的交情,拒絕還是說不出口。
一個做平面設計師的朋友也有過類似遭遇,隔三岔五就有人找他:“嗨,幫我設計個logo。”
這些找上門來的人,覺得對于設計師來說,設計個logo就是舉手之勞,如果這么小的事情都拒絕幫忙簡直就太不給面子了。可是換位思考一下,人家在辦公室為老板服務了8小時,累得不行,回到家還得義務幫你繼續服務?
只要是遇到他人的請求,一般情況下,擺在我們面前只有兩個選項:答應或拒絕。
在這個“人情社會”中,拒絕的話很難說出口,既然人家已經開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然要幫忙。可是選擇答應吧,有時自己又非常為難……
當然,在面子上,答應肯定比拒絕要好看。應承下來至少會讓對方感到高興,拒絕很可能使兩個人都覺得很尷尬。
話雖如此,在答應之前你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暫時避免了當下的尷尬,你必定得承受隨之而來的辛苦,這辛苦是你愿意承受的嗎?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大多數人都有得寸進尺的毛病,這次答應了他們,下次再來求,是答應還是拒絕呢?
如果答應,實在沒有精力攬下一攤子又一攤子的事兒,如果拒絕,好,連上次的情面也賠進去了。
這就是一個從一開始不會拒絕的人,越來越難以拒絕過分要求的原因。
這種交往模式,就像九連環一樣,一環一環地把你套住了。
2
人際關系中的很多煩惱,都來自不會拒絕別人。
因為不會拒絕,很多人都陷入了不自由的生活中。
既然答應了別人,就不得不做很多額外的事情,時間、精力都要不停地為“不會拒絕”而支付成本,把自己弄得很忙很累,哪還有充足的時間和閑適的心情來享受生活,照顧自己?而自身的才華、能力也可能會因此而無法正常發揮,進而影響了工作和事業。
我有一個學妹,心靈手巧,特別會做糖霜餅干,她烤出來的餅干就像藝術品一樣,讓人不舍得往嘴里放。
圣誕節,她送給我一小包餅干,圖案竟然是我的漫畫像,雖然一口一口把自己“吃了”的感覺有點兒奇怪,但餅干確實很美味。每次她在朋友圈里曬新樣式的餅干,我都會買一點兒,而且都會按照價格發紅包給她,畢竟做餅干很耗時間,而且也需要成本。
后來,有好久好久,我發現她都不再發餅干的圖片了。問起來,她說,每天有太多的人來要餅干,都是關系很好的朋友,拒絕誰都不好,弄得她一天到晚都得在烤箱邊轉,什么正經事也干不了,而且烤餅干需要糖霜、奶油、泡打粉等等食材,價格都很貴,還得搭上快遞費,再送下去她就要破產了,索性再也不烤餅干了。
我非常理解她,但是比較惋惜,再也吃不上美味又精致的餅干了。早知這樣,真不如一開始就一點兒都不送,明碼標價,能接受的就來買,接受不了的就不要來湊熱鬧。
像我學妹這樣的人,為什么明明自己心里不樂意,還是會強忍著去答應別人?僅僅因為對方是朋友,拒絕的話說不出口嗎?
3
通常,不愿意拒絕別人的原因是怕傷害情面,怕對方覺得自己薄情寡義,不講義氣,這是因為你對人際關系有種不安全感,生怕拒絕會傷害彼此間的關系,讓朋友變得疏遠,所以寧可委屈自己也不愿去承擔朋友離開的風險。
以“不拒絕”來獲得他人的認可,維持人際關系的良好互動,是一種弱勢心理,用不停地給自己發好人卡的形式,來證明自己是有朋友的,是被接納的。在這種自我確認的暗示下,寧愿咬牙忍痛掩藏自己的真實感受,也不愿拒絕朋友的要求,哪怕那些要求是無理的。
其實,還是自己想多了。人家哪有你認為的那么玻璃心,三毛說過,“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里已經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如果一個朋友因為被拒絕就與你絕交,那他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朋友,絕交就絕交吧,難道還要留著過年嗎?真正的朋友,會重新調整你們之間的關系,他會理解,你拒絕必然有自己的理由。比如我有一個開書店的朋友,一次我晚上十點半打電話給她,請她幫忙找一本舊書的時候,她就堅決拒絕了,而且三番五次地告訴我,她的睡眠質量特別差,以后千萬不要在晚上十點后打電話給她,否則很可能會失眠。
從那以后,我就謹記在心,不但晚上不給她打電話,甚至連她的朋友圈都不評論,生怕擾得她一夜都睡不著。
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靠的不是順從,只有那些懂得拒絕的人,才能讓別人看到你的原則和“底線”,讓自己在人際關系中達到與他人的雙贏。所以,永遠不要為了怕得罪別人而違心地幫別人忙,甚至答應一些觸犯自己“底線”的事,要學會在該拒絕的時候堅定地拒絕,否則特別容易被愛占便宜或者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畢淑敏說得好——“拒絕是一種權利,你那么好說話,但又有誰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舍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壓榨,于他們而言,你所做的事都不值一提。
拒絕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與內心是否強大的關系密不可分。也就是說,一個總是無法拒絕別人、不敢拒絕別人的人,內心一定是軟弱的;相反,敢于拒絕別人的人,內心一定是強大的。
大多數時候,一個人難以拒絕別人,其實是自己無法接受讓別人失望的局面,而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能夠做到認同自己,接納自己,不需要通過滿足他人的方式來獲得外界的肯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必然活得篤定從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事情應該排在優先首要處理的地位,懂得通過適當的拒絕來給自己留出空間,實現自身的價值,絕不會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而消耗大量的時間和心力。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內心有力量的人,真誠助人、量力而行,不刻意討好,也不一味遷就,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朋友交往。
上一篇:“惡”鄰善處“惡”鄰善處
下一篇:人在江湖,最高的城府是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