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會影響一個人正常的思考
偏執是人生路上的最大殺手,它會毀掉很多美好的東西,為了避免和挽救,就要在行不通的局面中,停下來思考,轉換角度,以獲得人生的新的突破。
做人不可太過偏執。要懂得換個角度思考,也許讓你焦慮的問題就不成問題了。有時候,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說不定是命運給你的一個美妙的恩賜。就像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那么通往成功的路,一定也不止一條。如果此路不通,就要另尋別路,如果非要執著堅持,一意孤行,最終你也難以到達彼岸。
不要偏執,遇到難題時要學會停下來思考,別把自己給堵死了,學會轉換自己的思路,以打開新的局面,這才是人生的智慧。
從前,阿利·哈費特聽到一位印度學者說:“一顆拇指大小的鉆石,就能買下附近所有土地;如果你能找到鉆石礦,甚至能夠讓你兒子坐上王位了。”
從此,鉆石的價值就在哈費特的心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晚上,哈費特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跑去找學者,問他要到什么地方才能找到鉆石。
學者發現他如此迷失,便更改了諫言,希望打消哈費特的念頭。
但是,已經沉入妄想中的哈費特完全聽不進去,纏著學者,一定要他告訴自己,這個學者無奈地隨口說:“您要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尋找流著白沙的河,只要找得到白沙河,就一定找得到鉆石。”
于是,哈費特將自己所有的家產變賣了,獨自一人開始他的尋鉆之路。但是,他找了許久,始終找不到寶藏,最后,無助的他在西班牙的海邊,投海自殺了。
幾年后,哈費特的房子迎來了新的主人,他準備讓駱駝飲水時,發現沙中竟然閃著奇特的光芒。
他取來工具去挖,結果挖到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屋主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覺得這個石塊很漂亮,便將它放在爐架上。
有一天,曾經的那位學者來拜訪這戶人家,一進門,就發現爐架上那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學者驚奇道:“這是鉆石啊!是哈費特回來了?”
新屋主說道:“沒有啊!哈費特并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我在后院的小河旁邊發現的。”
學者懷疑地說:“不!你在騙我,我一看就知道這是顆鉆石,我認得出這是顆真正的鉆石!”
于是,新屋主向學者說明他找到鉆石的地方,兩人便立刻來到小河邊,開始挖掘。幾分鐘后,底下便露出一塊更為亮麗的石頭,接著又陸續挖掘出許多的鉆石。
后來,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那塊鉆石,也是出自這個地方,而且凈重一百克拉。
追求,絕不是單靠盲目和蠻力可以做到的,盲目的追逐者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蠻力的追求者總是迷失了自己。哈費特的寶藏就在自己家門口,而他卻非要出遠門去尋找,結果鬧得一無所有,自殺收場。
要知道,一味追逐物質,很容易會喪失自己的價值。而如果秉持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態度,則會使自己喪失最終的收獲。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如果有的問題想不通,就不要執著下去,要懂得變換角度,從另一個層面考慮。
有人曾花重金請三位畫師以“深山古剎”為題作畫。第一位淡墨濃筆地畫出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畫的則是叢山深林掩映的古剎一角;而第三位,卻別出心裁地只畫了一位老僧在山腳下汲水。比較起來,第一幅畫將“深山古剎”和盤托出,一覽無遺;第二幅以一角暗示全景,似含蓄而實淺露;而第三幅似乎離題,但從老僧汲水于山腳,可以使人聯想到深山中的古寺,耐人尋味。
第一位畫師受到畫題局限,按常規思路忠實完整地圖解了題意,然終因過于直露、規范而略顯平淡;第二位畫師的思路比較靈活,減弱了對直接的感性材料的需求,擇取重點,并融入一定的想象,因而較之第一幅畫多了些意味。然而全景之于一角,一角之于全景,前者是“加”,后者是“減”,這種加減習慣思考法,難以創造出全新的意境;第三位畫師一反常規,換了個角度,偏不從“古剎”上取景,任由聯想自由地浮現,畫了個汲水老僧,寓有于無,創造出一個獨特的畫面,取得了神奇的藝術效果。
人生也是這樣,要學會創造性的生活,要學會轉換角度思索問題。三種方法都能達到讓人明了、給人藝術感染的作用,但要尋求最佳的表現途徑。人活著不要墨守成規,有時候在特定的環境中,老一套的規矩也許不好使,這就需要發揮創造性的思想,別開天地,繪出讓人驚詫的一筆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就能收獲不同狀態的人生。偏執是人生路上的最大殺手,它會毀掉很多美好的東西,為了避免和挽救,就要在行不通的局面中,停下來思考,轉換角度,以獲得人生的新突破。
上一篇:信念是人們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
下一篇:做賢妻也要做“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