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換一種方式離成功更近。
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就是一種成功。就業的門暫時看上去有些窄,但就業的路還是很寬的。成功表現在這個問題上,就是不走獨木橋,不盲目跟風,不趕熱門的時髦。換一種方式離成功更近。
有這樣一則關于兩個石匠、兩個果農、兩個工人的故事:
兩個年輕的石匠都選擇了開山采石的經營項目。其中一個人把大石頭加工成小石頭,再由小石頭加工成石子,賣給那些造房子和鋪路的人;另一個人專采奇形怪狀的石頭,賣給城里的花鳥商人。三年后,賣怪石的石匠成為村里第一個蓋新房的人。
兩個果農都種植了一片梨樹。秋天,滿樹的鴨梨招來了八方客商,他們紛紛采購鴨梨并裝筐運往大城市。其他果農見狀都爭相在果園種起梨樹。兩個果農中的一人看到裝梨運梨的火暴場面,立即賣掉了自己的梨樹,改種柳樹。因為他發現,那么多的梨沒有那么多的筐子來裝,商人們只好改用編織袋,結果不透氣,梨很容易爛,還容易被壓碎。不出兩年,賣柳條筐比賣鴨梨的利潤高出好幾倍,他成了村里第一個買上運輸汽車的人,專門收購鴨梨運往城里批發。
兩個鄉鎮工人看到農民們種的蔬菜賣不掉,其中一個投資大量資金辦起了蔬菜加工廠,將收來的蔬菜加工成精細蔬菜,成本很高,利潤很低。另一個則在鐵路旁的空曠處,用磚頭砌了一道幾百米的白墻,做了一個大廣告牌。乘火車來這里買新鮮蔬菜和觀賞花果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這巨幅廣告廣告牌。每年的租金達五萬元。
有位女大學生講了父親告訴她的“捷徑”:
“那是我上初中的時候,星期天父親帶我到城里的大商場去買東西。公共汽車上人很多,起初我和父親站在一起,后來我倆被擠散了。
“到了一站車停下,我從車窗中看到父親下車了。我著急地大聲喊父親:‘還有一站呢,你怎么就下車了?’父親向我擺擺手,告訴我下一站下車后,在車站等他。
“這時候,我的心有些亂,擔心自己和父親走散了。車到了下一站,我擠下了車。我的視線一直盯著來的路,可是,下一趟車連個影子也沒有。正在著急,聽見父親喊我,并說:‘我早就到了。’我驚訝:‘你怎么這么快就到了?’‘我是快步走過來的。因為就一站路,我走得又快,而你在車上,等到人都擠上車才開車,耽誤了一段時間,中間又有兩個紅燈,又耽誤了一段時間。另外,我還走了個捷徑。所以,你坐車還沒有我走得快。’
“父親一臉嚴肅地說:‘孩子,通過這件事,你能悟出個什么道理來呢?’我正在思考,父親繼續說:‘到達目的地的途徑和方式不只一種,有時候,換一種方式離目的地更近。’我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有意識地提前下車,他是要證明一個道理給我看。”
另一位學生的體會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上小學的時候,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習慣,就是放學后晚上不寫作業,改為第二天早晨寫。一開始,我晚上寫作業,但效果極差。一方面是上了一天課特別累,作業量又大,而且家離學校的路途遠,放學回家后天就黑了,吃過晚飯坐下寫作業,不一會兒就困了,趴在桌上就睡,父母看到后,趕快把我叫醒,沒寫幾個字,又睡了。沒辦法,只好先睡覺,第二天早晨起來再寫。結果筋疲力盡,白天上課沒精神,形成了惡性循環。
“后來,我與父親商量,晚上不寫作業。放學后吃過晚飯,稍微看一會兒電視,比如說我感興趣的《動物世界》,然后晚上八點鐘就睡了。早上5點鐘起床,快則一個小時,慢則一個半小時,很從容地把作業寫完,然后吃飯,背起書包去上學。這樣電視也能看,睡眠時間在9個小時左右,什么也沒耽誤。我的這個經驗,媽媽還在學校的家長座談會上專門介紹過呢。現在看來,有時換一種方式效果更好。”
57歲的比爾·蓋茨為什么要捐出高達48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后并退休呢?按照有些人的觀點,他完全可以多享受幾年,再風光幾年。他的這個舉動,需要用成功學的原理才可以解釋清楚。當一個人在某一領域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很難再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蓋茨而言,在互聯網和賺錢這個領域,他已經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最好,做到了極致,幾乎沒有了開拓和上升的空間,也就無法再給他帶來成功的感覺和進步的喜悅。所以他就退休做慈善事業了。其實,這就是換個方式,離新的成功更近。只要不斷尋找新起點,重新再來,人才能維持創造激情,人生才能有新的追求和境界。
幾乎可以說,世界上的事情做起來都有多個方式。這其中肯定會有更為科學的方式。就像與其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挖許多口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挖一口深井。為了成功,我們的終極任務就是要用另一種思路,去找出更加科學的、更加適合自己的方式。
上一篇:換一種心態,日子就清亮了
下一篇:文化不追求一個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