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個合適的方式,將煩惱宣泄出去
人生總有諸多不如意,所以,人生總是充斥著煩惱。例如,考試沒有考出好成績,這對于一個學(xué)生而言是莫大的煩惱;工作的業(yè)績得不到上司的肯定,這對于職場人士而言是莫大的煩惱;自己所愛的人卻不愛自己,與別人結(jié)成了夫妻,這是失戀的煩惱;想吃一塊棒棒糖媽媽卻不給買,這是一個幼童的煩惱。假如換一個角度,那么,這些煩惱就不再是煩惱。例如,考試沒有考好有什么關(guān)系,工作以后,誰還會在乎你當(dāng)時的考試成績呢?大家在乎的是你真實的能力。工作的業(yè)績得不到認(rèn)可,那也不必憂心忡忡,我們是為自己而活的,而不是為了別人活著的,況且,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是用官職或者權(quán)利來界定的。自己所愛的人不愛自己,那么,就去找一個愛自己的人吧,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份愛,他不喜歡你,自然有別人喜歡你,這恰巧可以幫助你結(jié)束痛苦的單相思。想吃棒棒糖,媽媽不給買,那就玩玩新買的玩具吧,那可是最新版的戰(zhàn)斗陀羅呢!只要我們學(xué)會換一個角度,原本困擾你的煩惱就會瞬間煙消云散了。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那么,不妨把煩惱像滿身的塵埃一樣驅(qū)逐心房。你可以為自己準(zhǔn)備一棵“煩惱樹”,或者是一個“煩惱盒”,每天都把自己的煩惱單獨擱置起來,從而使自己一身輕松地去迎接新生活。沒錯,就是煩惱樹或者煩惱盒,危地馬拉的土著人就是這么做的,屢試不爽!
如果你去過危地馬拉土著人的家中,一定會看到一種色彩亮麗的盒子,他們稱之為“煩惱盒”。
在“煩惱盒”中,依次放置六個乖巧的玩具娃娃,如果誰被麻煩纏身了,就會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娃娃來,把自己心中的郁悶和煩惱向它傾訴一番,然后把娃娃放置一邊,郁悶和煩惱也就隨之拋之腦后了。
依次類推,如果這個人隔了一會兒又遇見了煩心事,那么,另外一個玩具娃娃就會被選出來擔(dān)當(dāng)他的“聽客”。每一個“聽客”,在聽過主人的傾訴之后,都會被留在盒外,由它替主人承受苦惱,思考對策,主人則一身輕松地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待到一天結(jié)束了,所有被選出來的玩具娃娃會被重新放到盒子里,以供第二天繼續(xù)使用。
受危地馬拉土著人這種“煩惱盒”的啟發(fā),有人總結(jié)出如下一條應(yīng)對郁悶和煩惱的公式:
首先,找個人,把郁悶和煩惱說出來,無論這個人是朋友、家人或者自己;
其次,如果能夠或者需要及時予以解決的,那就立刻著手去辦;
最后,如果暫時或者較長時期無法解決,就把它們擱置起來,將注意力和精力聚焦到其他必須做的事情上。
這個公式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傾訴—行動或擱置—繼續(xù)前進(jìn)。
據(jù)說,這條公式還蠻有效果的,很多人“試用”以后,效果出奇的好。怎么樣,也像危地馬拉土著人一樣,給自己準(zhǔn)備一個“煩惱盒”吧!
心靈啟示
上一篇:打開你心靈的窗戶,讓陽光灑進(jìn)來
下一篇:找到壓力根源,徹底殲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