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良師益友
人生往往會在一個偶然的時候巧遇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他們的一句話、一堂課都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旅途中偶然遇到的一個人都可能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有幸與這些良師益友結伴而行,你還會比別人差嗎?
多年前,羅小姐在火車上碰到了一個急著回家看望老母的中年人。由于兩人是同鄉,就攀談了起來。交談中羅小姐得知中年人是一家著名計算機公司的技術主管,而羅小姐當時是個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本來只是想回到家鄉找個穩定的工作。但是,對方的一席話,使得她下定決心來到北京闖一闖。在這位朋友的介紹下,她進入一家IT公司上班。本身就是學計算機專業的羅小姐,憑著自己過人的天分和勤奮工作,5年后已經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部門主管了,對一個20多歲的女孩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成就。現在回想起來,羅小姐說:“我本來只想畫個小小的圓,現在居然超出我原先理想的好幾倍——一個超級大的圓。”她原來以為自己只能做個“小女人”,成天圍著鍋臺轉,沒想到現在成了大都市里的一名令人羨慕的“金領”了。
良師益友在你的人生中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他愿意向你傳授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可以鍛造你的人格,可以幫你指出錯誤,改正缺點,少走彎路,多走捷徑,進步得更快。
一位好師父不僅是一位好教練,更是一位好朋友。每個人的智慧和知識結構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我們透過媒體了解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會發現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大部分會將他們的成功歸功于某位良師益友。
實踐證明,有“過來人”當良師益友,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良師益友的一個經驗的分享,哪怕是“畫龍點睛”、“臨門一腳”的提醒,也可以讓你的路走得比較順。
尋找良師益友的時候,大概有兩個標準:一是廣度,二是深度。所謂廣度,是說你的良師益友不止一兩個,通常有許多個,而且可能來自不同的領域。比如說某個良師益友可能是學校的老師或公司的領導,也可能是沒有教過你但是與你特別投緣的師長,或者是與你共過事的同事、朋友。
深度方面,就是要與良師益友保持聯系,不一定要常見面,但在緊要關頭,要能互相幫助。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訴求,也就是說在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人來扶持與幫助。
只要你主動尋找,就會得到很多機會,得到不同類型的良師益友。當人生面臨各種選擇的時候,這些良師益友的意見就可供參考。
尋找良師益友不是海底撈針,只要你用心,處處是良師益友。以下是尋找良師益友的幾種常見途徑。
1.個人關系
即家庭成員、親友以及一切青睞你的人。在這些人的身邊,你會感覺良好,渾身是勁。他們深愛著你,因你快樂而快樂。
2.專業領域
這個領域中的關系顯然比個人關系更為疏遠。你只能在同學聚會、專業會議和工作場所見到他們。它包括和你共事過的人,比如你的老板、導師,此外職業咨詢者亦屬此類。
3.社交圈子
與專業領域相比,他們或許略顯疏遠,你或許只能在各類晚會上遇到他們。如果你們擁有共同的志趣,比如散步、遠足、騎單車或是看電影,那就更容易融洽相處。例如,你剛搬到一個陌生社區,你可以在做社區義工時結識你的良師益友,拓展你的社交圈。
上一篇:選擇自信——擺脫自卑心理的困擾
下一篇:選擇陽光——1%的陰霾會導致100%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