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美國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杰出統帥。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得克薩斯州丹尼森一個工人家庭。畢業于著名的西點軍校,后來又在指揮參謀學校和陸軍大學深造。三十年代在華盛頓和菲律賓擔任麥克阿瑟將軍的隨從參謀。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調任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的助理,軍銜為準將。1942年6月,默默無聞的艾森豪威爾在馬歇爾舉薦下,擔任歐洲美軍最高司令。8月13日,被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正式任命為盟國北非遠征軍總司令。他出色地完成了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1942年11月8日指揮十萬美、英聯軍在北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登陸取得成功,因此聲名鵲起。他恰當地處理了同英國人的合作關系,又成功地保持了作為聯軍統帥的權威,顯露出他是位兼具政治家眼光的軍人。1943年1月羅斯福、丘吉爾參加的卡薩布蘭卡會議決定任命艾森豪威爾上將為盟軍總司令。他在盟軍于7月10日登陸西西里島以后,主持了同意大利新政府的秘密談判,于9月3日接受了意大利的投降。
1943年11-12月德黑蘭三國首腦以后,經英、美商定,羅斯福正式任命艾森豪威爾為西北歐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他于1944年1月14日到達倫敦,著手建立司令部,制定諾曼底登陸作戰計劃,調兵遣將,籌集各種軍用物資。由于計劃周密,準備充分,指揮得當,諾曼底登陸戰役取得了輝煌勝利,使他成為一代名將。諾曼底戰役后,他揮師向德國挺進。他頂住了丘吉爾的壓力,堅持不同蘇聯軍隊爭占柏林,決定改變目標,攻占德國其它廣大地區,消滅了德軍有生力量。1944年6月-1945年5月,西線盟軍共擊斃德軍二十六萬三千人,俘敵八百一十萬九千人。在蘇、美、英軍隊的夾擊下,德國迅速敗降,于1945年5月7日清晨在法國蘭斯的艾森豪威爾司令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爭結束前夕,他被授予美國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當他從歐洲戰場凱旋回到美國時,受到萬人空巷的熱烈歡迎。他在1945年8月訪問蘇聯時,作為第一位外國人被邀請到列寧墓上的檢閱臺,同斯大林站在一起觀看蘇聯體育節表演。艾森豪威爾成了舉世聞名大得人心的英雄,他的聲譽達到頂峰。
艾森豪威爾戰后任美國駐德占領軍司令和美國陸軍參謀長等職。1948年6月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49年發表了書名為《遠征歐陸》的回憶錄。1950年12月——1952年7月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司令。1952年退伍,以共和黨人身分競選總統,于1953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1957年又當選連任,至1961年1月。1969年3月28日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上一篇:艾思奇
下一篇:艾特瑪托夫,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