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列斯特斯為首的起義部隊于1924-1927年舉行二萬五千公里行程的長征,打擊了巴西的獨裁統治,推動了巴西民主民族革命事業的發展。1922年11月貝納德斯就任巴西總統以后,對內取消人民民主權利,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推行親美政策,激起巴西人民的強烈不滿。1924年7月4日圣保羅爆發的軍隊起義,點燃了巴西人民的革命烈火。10月28日,建筑工兵營工兵大尉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率部在南里約格朗德州北部發動起義,號召爭取民主自由權利和推翻貝納德斯獨裁政府。由于得到農民支持,起義隊伍擴展到一千五百人。為了支援圣保羅的起義者,普列斯特斯率領起義隊伍北上,開始了“普列斯特斯縱隊”遠征。縱隊英勇戰斗,采取靈活機動的運動戰突破政府軍的重圍和阻截,于1925年4月到達伊瓜蘇河口,與圣保羅起義軍隊會合。普列斯特斯建議制訂了一個從南到北遠征整個巴西以發動群眾的計劃,為此他把部隊整編成擁有三千戰士、分為四個支隊的“第一革命師團”。參加縱隊的有工人、農民、大學生、小資產階級;有白人、黑人、黑白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還有婦女。縱隊武器裝備簡陋,生活用品缺乏,但斗志頑強。他們翻山越嶺,橫渡大河,穿過沙漠,在原始森林和沼澤地里開道前進,繞過政府軍據守的城鎮,一直向北部挺進。縱隊采取運動戰的游擊戰術,常常以少勝多,在五十三次戰斗中,使巴西陸軍十八名優秀將領吃了敗仗。縱隊每到一地就發動群眾,宣傳革命主張,燒掉農民債約,從而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普列斯特斯因而聲名大振。但是,由于巴西各地的起義先后被鎮壓,縱隊孤軍奮戰,處境日益艱難。1927年2月,縱隊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北部同人數眾多的政府軍遭遇,在激戰之后退入玻利維亞境內,并被解除武裝。普列斯特斯流亡國外,以后于1934年加入巴西共產黨,并成為巴共領袖。“普列斯特斯縱隊”在二年半時間里,轉戰十四個州,行程二萬五千多公里,它促進了巴西人民群眾意識的覺醒,豐富了斗爭經驗,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上一篇:巴比塞與《炮火》
下一篇:巴西獨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