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把人頭稱為“首級”
首級,專指脖頸以上的部分,即人的腦袋。把人頭稱為首級,起源于秦漢時期軍隊的一種獎勵制度,當時為鼓勵軍功,規定凡在作戰時割下敵人腦袋者,回來賜爵一級。古人將腦袋稱為首,一首一級,逐漸“首級”便成了腦袋的代名詞。
“首級”制度對獎勵將士奮勇殺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腦袋就是計功領賞的主要憑證。由于腦袋與軍功直接相連,士兵們在戰場上也會為爭奪首級而自相殘殺。如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后,就有幾十個騎兵為爭奪項羽的尸體打斗廝殺,最終數十人死傷,項羽的身體也被分作五處,被士兵拿去邀功請賞。部分士兵還為了換取金錢美女而將自己斬殺的頭顱賣掉,無功者因買得首級而加功晉爵,造成了按功行賞制度的不公平。北宋時期,大將狄青向仁宗皇帝多次奏書“首級”制度的危害,仁宗準奏將其廢除,“首級制度”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上一篇:中國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下一篇:為什么把參軍稱作“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