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給阿·馬·高爾基的信》
斯大林論文藝問題的一封信。寫于1930年1月17日,后收入《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
1930年前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很大成就,農業集體化也進展迅速。在勝利面前,黨內滋長了自滿自足、自以為是和高枕無憂的情緒。聯共(布)黨及時提出了開展自我批評的口號,并號召廣大群眾批評監督各級領導機關,以改進建設工作,鞏固蘇維埃政權。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黨的號召,寫出許多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好作品,但也有的作家過多地描寫了缺點。受資產階級和平主義思潮影響下,蘇聯國內出現了一些過分地渲染戰爭恐怖的文藝作品。當時,高爾基在國外療養,十分關心國內的政治生活和思想動向。1929年11月29日,高爾基寫信給斯大林,談到俄國僑民和外國資產階級報刊利用蘇聯報刊登載的通過自我批評揭露出來的材料,進行反蘇宣傳的情況,并建議:要使報刊上報道的缺點與成績平衡起來,要更加重視青年政治和文化的學習。斯大林于是給高爾基寫了這封回信。
斯大林首先指出,開展自我批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認為革命文藝應擔負起進行自我批評的任務,他說“沒有自我批評,機關的停滯和腐朽,官僚主義的滋長,工人階級創造主動性的破壞就不可避免。”誠然,在報刊上公開揭露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會給敵人提供攻擊革命的材料,但它也給我們的前進提供了推動力, “好處是會抵消和蓋過壞處的”。斯大林用階級分析方法對蘇聯青年進行了正確的分析和評價,指出人數眾多的“朝氣勃勃的,活潑愉快的,意志堅強和不達勝利決不罷休的”青年,是構成新的一代的主流和核心,而在青年中出現的“分化和分裂”,出現的一些消極的傾向,則是“革命的不可避免的‘消耗,”,是不足為奇的。他號召文藝工作者擔負起教育青年的任務,采取從思想上影響的辦法, “竭力減少灰心者、叫苦者、懷疑者等等的人數”。斯大林在信中還指出, “戰爭是政策的表現”,應當分清戰爭的性質,分別采取不同的態度。他號召文藝要正確地描寫戰爭,說: “我們所需要的是能夠把讀者從帝國主義戰爭的恐怖引到了解必須打倒組織這種戰爭的帝國主義政府的小說。”對那種“描寫戰爭的‘恐怖’、引起對一切戰爭(不僅對帝國主義戰爭,而且也對其他一切戰爭)的反感的”資產階級和平主義的小說,則必須堅決反對。
斯大林的這封信,對現實斗爭和文藝創作上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正確途徑,樹立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典范,對文藝創作和其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繪畫論》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