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稻草人是不是人
稻草人不是人,卻有
人的形體
而且戴著人的帽子
穿著人的衣服
它們立在谷子地的中間
儼然是莊稼的主人
稻草人是人,卻是
稻草的腑臟和木質的骨骼
它們沒有思想沒有靈魂
有的只是虛張聲勢的軀體
存在于麻雀的驚恐里
熙熙攘攘的人市里
也晃動著一些道貌岸然的稻草人
他們脾氣暴躁架子很大,因為
他們知道很多人已經變異
變異為一群飛來飛去的麻雀
靜
子夜以后
靜,像一張無形的網
籠罩一切影影綽綽的物象
滿月抑或弦月,獨自
沉浮于稀疏的云層
像或睜或閉的眼睛
淡然而又機警地窺視沉寂的城郭
此刻,天地交融
世界正卸去濃妝
有的人與神合體
有的人與鬼在談生意
更多的眾生則疲憊地睡去
鼾聲響起
他們甚至來不及裸體,來不及
做一個夢中的自由者
靜
像無聲的潮汐
淘洗世界
掩埋世界
獨處
我喜歡獨處
一個人選擇一處安靜的空間
消費如水一樣漫溢的時光
看樹枝發芽花苞綻開
聽秋霜降落黃葉飄零
看大雁劃過天空排成人形
聽蟈蟈喧鬧如世間嘈雜
感時
恨別
想與不想
任儒釋道的風塵兀自起落
泗水東行
青牛西去
悟空八戒們也盡管去降妖伏魔
獨處的陽光透徹
獨處的月光空靈
獨處而不孤
氣閑而神定
就像蒼鷹背負藍天擁有自信
就像孔雀梳理羽毛擁有彩屏
給肉體一段放松的時間
給靈魂一方游走的綠地
與四季的律動契合
與陰陽的盈虧交融
且聽風的絮叨雷的暗喻
滋養純粹的精神清奇的骨骼
獨處
仰觀天象俯察地理
心可以無限大
心可以無限小
關于柵欄
遠處,一簇簇的礁石
黑魆魆地蹲守著
像要捕捉遠來的獵物
正在耐心地等待
近處,潔白的沙灘
自然而平靜地伸展著
它們從容淡定的心態
已經歷練了若干個世紀
太陽正躍出海面
天空噴薄出萬道金光
潮汐自由地來去
陣風自由地漫卷
海腥味讓宇宙充盈著生機
在沙灘的邊沿
立著一道黑色的柵欄
木樁和枝條構成一道屏障
風風雨雨把它們浸成滄桑的模樣
柵欄既擋不住風也擋不住浪
柵欄既擋不住飛沙也擋不住鷗鳥的翅膀
這個世界總有人喜歡柵欄
他們不在意是封閉他人還是自己
不知道柵欄是誰人所建
也不知道柵欄建自何年
哪怕柵欄只有象征意義
有的人已經習慣隨時隨地架設編織
是一種權力或責任的邊界
抑或是一種意志的強勢體現
柵欄有形或無形
都已經站立為一道風景
世間最重要的關山隘口
很多人
很多很多的人
他們說厭煩了人間的世俗與嘈雜
背起行囊走向遠方
他們走向崇山峻嶺江河湖泊
走向戈壁沙漠古堡廢墟
他們發現壯美與崇高,斷裂與延續
沿著弧形的天際線,最后
他們尋找到的是一種自我認知
是一種縮放尺的效果
一種源自內心的脆弱與渺小
如果尋求寧靜,只需
一方草庵三尺臥榻
半畝菜園五只雞鴨
再種幾株矮竹數排桃花
臥眠望冷月
晨起見暖陽
耳聽蟲聲呢喃
眼觀草色青黃
空間愈小心愈踏實
任它風聲刮得昏天黑地
世間最險要的關山隘口
都躲藏在顱腦與腑臟之內
很多時候,我們
求之于大得之于小
求之于實得之于虛
沒有讓探究的眼睛照徹內心
卻讓膨脹的行囊壓彎了脊梁
冰封的湖面
冰封的湖面
一種冷的力量讓萬物沉寂
激蕩活躍的水體失去了流動
所有生動的嘴唇都被禁錮
一些水耐守不住寂寞,開始
在冰下暗自涌動
凜冽的寒風,讓固體的水
沉積更多自信
而陽光只是微微一笑
迎春就在岸邊亮出了花的骨朵
冰層仍在不斷加厚
而所有的人都知道冰面終將消解
一切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
一切的改變,又都在
悄悄地進行
立軀體以為旗
我的思想
一些奇怪的念頭
一些玄思冥想
一些如云絮一樣的情緒
都是從筆下流淌出來的
可是
我的筆很長時間沒有啟用了
筆頭枯澀
在空白的紙張上幾乎留不下
明顯的墨跡
楷草隸篆
寫的是皮囊
傳的是風骨
而我的筆端仿佛插入荒漠
記錄不下綠洲的生機
是生命日漸衰微
能量正在耗盡
還是心靈打上了銹蝕的枷鎖
關閉的門窗遮蔽了溫暖的陽光
隱約聽到一種神諭
呼吸吐納
動靜有常
放下所能放下的
擔當應當擔當的
于是,我知道
立軀體以為旗
筆端自有溢出的精血
我只想做一條普通的魚兒
曲高和寡
高處不勝寒
姑且不去理會這些所謂的借口
心中只默念著風光無限
默念著天堂圣地
默念著峰巒疊翠的祥云繚繞
相信本能與宿命,然后
生命的軌跡會有所改變嗎
倘若天空的彩虹垂下一條云梯
你有勇氣有能力攀援而上嗎
風可以把蒲公英的種子帶上高原
潔白的降落傘卻不能再度繁衍
河流把高山的沙粒沖入大海
跌跌撞撞一路悲壯卻注解平凡
墻角的苦菜花清苦一生
大田里的向日葵熱烈一生
苦也過程
香也過程
它們都在閱風品雨
靈魂卻各自安居心中
候鳥練就強健的翅膀
留鳥搭建溫暖的窩棚
蟄伏的可以冬眠
翱翔的擁有藍天
而我只想做一條普通的魚兒
游動在一處不凍的水灣
上一篇:劉玉林《稻粱上的街市》
下一篇:陳斌先《穿越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