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輕人大概很難想象沒有手機,會是什么情景?我相信若是在今天突然沒有了手機,他們一定會無所適從。但我更想說的是在紙質時代,我們活得很浪漫很有情調!它一點都不亞于今天五光十色信息泛濫的世界。
那時,打一個固定電話都幾乎不可能,手機連一個傳說都沒有。在生活里,在學校,主要是寫信或傳遞紙條。
這寫信是特殊時代人們基本的應用手段。我們做學生的,靠著家里的供給才能完成學業,沒有了錢,就給家里父母寫信。說什么呢?問候家人的身體,說說學習的緊張,再就是沒錢了,這是常態。可家里有什么大事發生,一般都不會告訴我們,怕影響了學業。如果家里人身體出現意外,是最煎熬人的情緒。我記得家里曾經給我寫信,父母都不識字,請人代寫。只說讓我好好學習,冬里穿暖,吃飽別餓著肚子,保重身體!簡單的幾行字,心里暖洋洋的。想著辛勞的雙親,眼里就噙滿了淚水。遠處的同學也經常有書信來往,同學朋友暢所欲言,說身邊的事,學校所在地的地理風情,也談社會上的國家和我們都不能理解的事情。學生時代都是憂國憂民愛國青年,不懂大事卻都有一腔熱血,文字常常寫得慷慨激昂,大有上馬披堅執銳,落筆錦繡文章的氣度。也談說將來的工作和愛情觀,在信紙上天南海北,古往今來的,這是比較多的話題。我的一個同學學的是建筑學玻璃專業,他富有詩意,信寫得文采飛揚,而且每次結尾都會附上一首自己的小詩,十分精彩!我們也談文學,把當時最流行的文學作品互相郵寄欣賞。像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路遙的《人生》。
最多的是談了女朋友,離得近了先寫一封信偷偷夾在書本里給她,表達喜歡之意,離得遠了就送到郵局郵寄,然后就焦急地等回信。那時曾經有一個漂亮的姑娘在書信上暗示了思戀之意,可我卻沒有理解,真是傻到了頂。后來喜歡上一個同窗,就寫信,確是真情流露。人家答應來往,就用紙條,寫些簡單的約會時間和地點!好了沒幾天,就分手,還是用紙條,闡述分手理由。有時也寫一封長信,夾在書里趁機會交到我手里。那時心情因此受挫,就吃飯不香,睡覺失眠,恍恍惚惚地不快樂。過了暑假返校,又好上了,又傳紙條。她有時還發脾氣,說我東不好西不對的,就鬧別扭!紙條飛來飛去的頗有意思,最后干脆寫上一封信斬釘截鐵要分手!最后終于又和好了,卻是在畢業實習時,離得很遠。因此信就寫得格外勤快,字里行間都是思念和甜言蜜語,而女朋友卻如世俗的說客,每每都有一大通說教!我在陸軍醫院,她在一個地方醫院。有一回早上上班,感覺心情總也不快,預感似有什么事情發生。果然門房值班的軍人送來女朋友的信,急忙打開,原來是再次又要分手!信件的內容批評一樣地一大通理論,有的段落還夾雜著鼓勵的話,快樂的話;也有思念的詞語滿滿地在紙上煎熬我又感動著我,這矛盾的信件好不折磨人。如此的信件始終沒有中斷,但是后來的后來,好了鬧了再好了再鬧了終于的終于徹底說分手了!直到彼此都成家也沒有寫過信。因為非常傷感,都各自銷毀了彼此的信件,滿滿一箱書信竟然一封也沒有保存下來,現在想來真是可惜!丟失了自己最風華時的浪漫情書。
很感慨紙張上的情感宣泄,一個字都感動,一個詞都快樂,一句話都能讓人心潮澎湃,一封書信甚至比錢財比美食更叫人動心動情。我常常想紙上的語言如此地牽動人心也是因為人情的寶貴,不像現在的手機,手指一點,詳情即至,沒有了等待的焦慮,也缺失了縝密的心情思考,人心隨便地就可以迷失,情感也就貶值泛濫得不成樣子!這真是現代的可悲之處!
后來固定電話普及了,信少了。我跟一些編輯保持著書信來往,其中有《山西文學》主編韓石山先生和《商洛日報》總編張中山先生,另有《江河文學》編輯,《延河》編輯,他們的書信多的是講文學,和關于文學的知識,以及用稿的情況。這是電話所不能詳盡的事。像夢一樣地熱愛文學,像詩人一樣地用紙張傾情愛情以致于信上愛情逐漸沒落!
那個紙質的年代,我們用紙張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述說故事,訴說衷情,那真是一筆流瀉千般事務,兩紙述說心上情懷。朋友情誼句句傳真,愛情思念字字動人。紙張上的感情能讓人懷念很久。
書信沒落了,這種傳統的人情事務交流當然敵不過電子傳媒的快捷;紙條很落后,情書用信箋去表達已經過時,手機徹底顛覆了紙上風流和詩一樣的情話。
傳統的感情交流方式在信息時代決然地銷聲匿跡了,盡管紙質的傳播跟不上信息的步伐,但鋼筆,信箋,信封,郵票,甚至一張小小的紙條上都洋溢著滿滿的深情厚意,那時愛情,親情,友情,快樂,痛苦,甜蜜統統地秘密地浪漫地在人的心田流淌,飛翔!
上一篇:《紅豆杉祭》王誠林散文賞析
下一篇:《良性的感覺就是恩》石英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