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他的姓氏,江湖中大概已無人知曉,但是他的名字,總還是有人記得的。他叫楚游,這個名字的來歷,大概是李白當年出蜀漫游途中寫下的那句詩,“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離開故土到未知的世界去,該是多么自由而讓人憧憬的事情。
——題記
一
楚游年少的時候,曾效仿千百年前大唐盛世的那位詩仙,獨行天涯,放浪形骸。外面的世界,自然是風光旖旎繁花錦簇,但也到處暗流涌動、危機四伏。江湖就像一池巨大無邊的漩渦,無論是誰深陷其中都會難以自拔,行走江湖,也像取次花叢之中,難免沾染幾朵江湖的恩怨情仇,即使會被鋒利的刺割破皮膚,卻也難以舍棄花的芬芳。
直到后來,他在中原的一處客棧遭人暗算身負重傷,輾轉流落到一處村莊,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被當地一位女子所救。那位與江湖氣質殊異的女子叫柳鏡菡,名字的來歷,大概是鏡中菡萏、水中明月的意思。外面的世界,恐怕也只是鏡花水月、黃粱美夢而已吧?
二
楚游養傷的這三個月,鏡菡對他好生照料,無微不至。朝夕相處之間,彼此也開始情愫暗生。但楚游心里明白,他舍不得鏡菡,更舍不得放棄江湖中的自由。她總是說,如果你離開了江湖,我們就在一起創造新的世界,屬于我們的世界;而他總是部,如果我們在一起創造新的世,界我就離開江海。或許,兩者之間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結果無非就是他們創造了新的世界,并且他不再過問江湖事。
但楚游卻一直都沒有為此讓步。在他眼中看來,前者是為了創造新的世界而離開,后者是他為了金盆洗手而離開,這是她無法理解的。
三
后來,他們還是生活在一起,但遲遲沒有正式成親。楚游不明白,為什么鏡菡總是要不分晝夜地點著蠟燭。她說,點著蠟燭是因為對黑夜的恐懼。而對黑夜的恐懼,源于人在這世界上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孤獨感。
或許,他們彼此都在對方心里占據重要位置,但肉體上的隔絕卻永遠無法彌補,人與人之間沒有辦法完全融合在一起。于是語言、情感、燈火,成了他們驅除恐懼的良藥。對楚游而言,夜幕降臨的時候,他更習慣點的是油燈,而不是蠟燭。油燈燒到最后,油盡燈枯,直至化為灰燼;蠟燭燒到最后,總要留一些拖泥帶水的燭淚,像嬰孩啼哭到天明,讓人無法忍受。
他也會害怕。他怕有一天燈油用盡之后,夜晚便再也沒有燈火。于是他總要去買一些新的燈油。
四
楚游開始了一段披星戴月、漁樵耕讀的生活,雖不像外面的世界那樣快意瀟灑,但也終于不用把刀劍藏在枕下,夜夜不得安寧。每當他的衣裳磨破了,鏡菡都要替他縫補。但楚游總是拒絕,終究也無法拒絕。鏡菡不無自豪地說,一個合格的女子,總是要做出精致的女紅的。
楚游拒絕的,其實是一種習慣。他擔心到哪一天沒有人再替他縫補衣裳,而他卻習慣了不用自己縫補的生活。一如他害怕習慣了點燈入眠,卻有一天找不到燈油一樣。
五
楚游常常望著遠方的山野平原,思考成親的理由,試圖說服自己安心留下。在這個封閉世界里,成親的理由仿佛總比不成親的理由多。成家立業,成親生子仿佛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條必經之路,而浪蕩江湖,則是這個世界里的歪門邪道。同時,他也常常在思考離開江湖的理由。離開的理由仿佛總比不離開的理由多一些。
行走江湖,到未知的世界去,可以是一個人的事情,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談婚論嫁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卻是兩個人的事情,多了一些柴米油鹽,也多了一份責任。未知的世界和新的家庭,同樣讓人著迷。既然著迷,就說明難以離開。楚游想,如果他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家的話,他也就沒有辦法離開江湖了。
鏡菡想要的,或許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丈夫,和一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世界。但楚游卻像銅盞里的燈火一樣若明若昧,不能給她片刻的安心。
六
燈芯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它的命運。燃燒、掙扎、余燼。或許在另外一種命運,它可以把自己困守在一個被人遺忘了的世界里,不與任何事物交集。避免了燃燒,同時也注定了一生的孤獨。那時的它,已不是一根燈芯,至少不是一根完整意義上的燈芯。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似乎也和燈芯一樣。起初的轟轟烈烈、熱情愉悅終究會變得淡然無味、索然無趣。而楚游和鏡菡卻還不是夫妻,因為他還沒有真正離開江湖。楚游以為,只要他還在江湖,她就會繼續等他離開。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期待。
她說,如果你放下刀劍,我們就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他說,如果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就放下刀劍。但其實他們心里都明白,他既不舍得放下新的世界,也不合得放下刀劍。
七
那一年的春天和往歲一樣,細雨綿綿、和風撲面。楚游披蓑戴笠在雨中耕種,卻著實聞到了江湖中的血雨腥風。往歲種下的恩怨情仇,到底還是在這個春天開花了。陌生的來客告訴楚游,十日之內,他必須回到中原去了結一樁公案。否則這個村莊,將會尸橫遍野。
于是楚游和鏡菡在村莊前的舊驛亭分手了。他說不清他是不是又變成孤家寡人了,因為他們的新世界還沒有正式運轉。一如他說不清油燈是不是被燒燼了,因為他手中的燈芯還沒有被點著。所以他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難過。而這樣一種不痛不癢的感覺,似乎就是他更加留戀江湖的明證。
八
十日后的中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在雨中的那場鏖戰,在江湖流傳了很久。他沒有再次身負重傷,但衣裳被刀劍刺出了幾處破洞。離開了鏡菡之后,楚游自己學會了縫補衣裳。他在想,他喜歡上的也許是到達新世界去的可能,而不是到達新世界本身。
后來,楚游再也沒有踏步江湖,江湖中也不再有他的傳說。他終究到達了新的世界,也成功地被人們遺忘。但他偶然會在夜幕初降的時候,點起一根蠟燭,安穩地睡著。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一中學)
上一篇:《舊物情深》陳祖明散文賞析
下一篇:《來自明清的鄉村記憶》時磊英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