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曉曦·人可以生如蟻,而美如神
瀾曉曦
她的命運是在女兒4歲那年驟變的。
那年,父親突發彌漫性腦梗,癱瘓在床,無法自理。所有人勸她放棄,包括醫生。她不肯:“我不能丟下爸爸!”為了專心照顧父親,她辭掉了報社工作。但是,半年過去了,父親的病情毫無起色,她把房子賣了,仍舊欠下20余萬元債務。
一日,丈夫無奈地對她說:離婚吧!
她點點頭。丈夫帶著4歲的女兒走了,她背起父親寄住到同學家的車庫里。
這個18平米的車庫是臥室、是廚房、是衛生間,沒有電視、沒有洗衣機、沒有冰箱……一張木床,父親睡;架起一個“閣樓”,她睡。自此,這里成為她和父親的家。
不工作,就等于沒有經濟來源。靠親友接濟的日子,總是青黃不接。她好辦,咸菜拌飯就可以了,但為了讓父親能有些營養,她便在菜市場散市后,去撿剩菜。一根白菜葉,一片菠菜葉,爛掉一半的水果……都是她的珍寶。
父親心疼她,一天天地要她給買毒藥吃。不給就鬧。
她被鬧急了,向人要了兩粒維生素給父親:“毒藥,吃吧,你死了,我也輕松了。”父親吃下了,一夜無事,相信老天讓他活著,再不跟她鬧了。她卻開始“吃”起藥來!
一次,一個好心人給她一個秘方,但提醒她,不敢保證療效,也不敢保證是否有副作用。她顧不得這些,那可是父親的救命稻草啊!她找到鄰居,說自己有事,拜托鄰居兩個小時后如果見不到她,就到車庫幫看看父親。大約一個半小時后,鄰居提前推開車庫的門,見她端坐在父親床前的木凳上,很是詫異。她笑笑,道:“我替爸爸試試藥,我怕……”鄰居擦著眼淚走了,但鄰居的話卻提醒著她:“你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你老爹咋辦。不能這么犯傻了……”
她后怕,再不敢試藥了。
日子蝸牛一樣地往前爬著。父親生病前,她是詩人,是記者。父親生病后,她只是女兒。
又一年的春節到了,她翻出多年積攢的書籍雜志,賣了十幾塊錢,買了帶魚和菠菜,又用撿來的白菜土豆做了兩個菜。很是驕傲地對父親說:“爸,咱今年還挺好的,四個菜呢!”父親點頭,眼里盈滿了淚。
父親60歲那年,每月開始有1000多元的養老金,他們的日子好起來了。
父親午睡時,她就會跑到家附近的書店,不買,只看。一本書常常要跑二十幾趟才能看完。夜里,父親睡著了,她就坐直了,將撿來的白紙攤開,在上面寫詩:“生活怎樣擠兌你/只要你咬緊牙關/每天都堅持把眼睛睜開/……總有一天/陽光會讓你心靈溫暖……”
她最喜歡夏天。因為車庫門上只有一個半米左右見方的窗戶,陽光對于父親是奢侈的。夏天就不同了,她可以把父親抱出車庫,盡情享受陽光的撫摸。每每這個時候,她就會問父親,病好了最想去哪里。父親會重復不知道說過多少遍的“夢想”……
一日,一日,13年過去了。
13年后,中央電視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揭曉,她的名字孝動全場:朱曉暉。朱曉暉,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人。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她的頒獎詞寫道:13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兌,你總咬緊牙關,寒風帶著雪花圍攻著最北方的一角,這小小的車庫是冬天里最溫暖的宮殿,你病重的老父親是那幸福的王。
13年,她并沒有做什么,只是在盡著一個女兒的孝心,但已經感動中國。
上一篇:流念珠·等那一抹綠
下一篇:瀾曉曦·春天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