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再說一遍吧,說了還要說,
就說你愛我。哪怕你的話一再重復,
如同布谷鳥之歌,不斷唱著“布谷”。
要知道: 如果沒有布谷鳥之歌,
就不會有完整的春天,身披綠袍,
降臨平原和山坡、樹林和幽谷。
愛人啊,我在黑暗之中聽出
一個憂慮的心聲;由于不安的折磨,
我喊道:“再說一遍: 你愛我!”誰會嫌
星星太多,哪怕顆顆都在天上運行?
誰嫌花太多,哪怕朵朵都為春天加冕?
說你愛我,你愛我,你愛我,把銀鐘
敲個不停!——親愛的,只是別忘這一點:
也要用沉默來愛我,用你的心靈。
(飛白譯)
【賞析】
十四行詩體自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確立以后,一直是運用最廣泛的格律詩體。這種詩體結構美麗、層次分明、前半部分嚴謹莊重,后半部分流暢明快,既能曲折多變地盡情表達激情,又使作家不至于迷失于散漫無羈的感情海洋,堪稱一種使思想感情得到集中表現的藝術形式。
這首詩的前十三句都在寫一個主旨:“請你再說一遍你愛我”,并以大自然的循環往復和生態平衡來證明自己要求的合理性,于是把客觀事物運行的事理與主觀情感流動的情理統一了起來,產生了人呼、天應、地合的回蕩效果,流暢自然,渾然一體。但詩的結尾并沒有在音樂的效果中悄然淡化,喚起人們的遐想;也沒有以深刻的哲理畫龍點睛,引起人們的警醒和回味,而是以突轉的形式引發戲劇性的波瀾和驚奇,推出了又一個全新的境界: 沉默的愛。既要把愛的銀鐘敲個不停,也要用沉默的心靈溫暖另一顆靈魂。如果說一再重復的“你愛我”表示著愛的熱烈,那么埋在心底的沉默則顯示著愛的深沉,詩人在這個突轉中以音量和音質的對比、廣度和深度的照應,抒發了自己對愛的渴求、向往和寄寓。
勃朗寧夫人的十四行詩雖首首都有妙語連珠,但大都在結尾處出奇制勝,升華出更高、更深遠的意境,這一方面是由于十四行詩本身要求寫出層次和深度,寫出飽滿的立體感,開頭第一行詩句和最后的結句不應處于同一個思想感情的平面上;另一方面勃朗寧夫人十分敬慕其丈夫的詩作,而勃朗寧戲劇詩的理想主義、生活氣息和多層次性、跳躍性估計會對她的詩作產生潛在的影響。不過,從發生學角度看,這些詩作的寫作動機只是一位經歷曲折的婦女為了情感的需要而傾吐著內心深處的悲歡苦樂,她最初設想的讀者只有一個,也就是她“百愛所鐘”的丈夫勃朗寧,因而這是一種最純真的感情,也是一種最自然的技巧,像春蠶吐絲一樣真純和自然。
1847年初的一個早上,勃朗寧在著名的比薩斜塔下的新居里正準備工作,妻子悄悄地從后面走來,把一卷稿子塞進他的口袋,說若是他看后不喜歡,就把它們撕了,說罷轉身逃上樓去。那就是完成了的十四行組詩的原稿,勃朗寧沒有讀到一半,就跳起身來激動地奔向妻子的房間,他嚷道:“這是莎士比亞以來最出色的十四行詩!”他不敢把這文學上的無價之寶留給自己一個人享用。而自從它們發表之后,這一對情人的愛就成了人類愛情的一種理想象征,這些詩在人們的傳誦中也不僅喚起他們對這個神話般故事的回憶,而且也喚起了他們對美、對理想的追求。
(潘一禾)
上一篇:《請你再告訴我 [土耳其]哈尼姆》讀后感
下一篇:《請審視時間的一切工作[英國]丁尼生》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