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嘆嗚咽,我灰暗的心百無聊賴,
室內懸著縹緲的紗帳,耀眼地
映出你那日的芳顏,在妖媚的郊野,開著
妖艷的茉莉花,清香四溢。
縱令你有迷魂的私語勸誘,
我仍得擁著你無休地哭泣。
至密的憂愁,夢幻的圈套——
你的柔腕纏住我可憐的粗臂。
待到一夜不見你,
只聞你沙沙的絲裙傳聲息,
我的心也定會痛裂不已。
在夜室的茉莉花的香波里,
浮現出你的微笑,永遠地,
溫柔地,沁透我的創痍。
(羅興典 譯)
【賞析】
蒲原有明是20世紀初日本的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多以象征詩為主體,并對新體詩的完善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首《茉莉花》是其詩集《有明集》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首,充分表現了象征詩的新風。詩人借“茉莉花”的嬌艷欲滴的花朵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描繪出了一位楚楚動人、充滿了誘惑力的年輕女性形象。
詩中女性形象使“我”愛得如癡如醉。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其外在形象上的“妖艷”誘人、性感嫵媚,“茉莉花”的形象也使人產生冰清玉潔、“清香四溢”的聯想,而且,以“茉莉花”的高貴與清香為隱喻,則更具有給予“我”的那顆極度憂傷的心以莫大的精神慰藉的深意。這樣一位在內心世界和外表形象都近乎完美的少女,怎能不讓詩人愛得忘乎所以呢?
全詩共分為四節,呈現出了“起呈轉合”的結構樣式。詩歌的第一節,先是以直白的寫作手法,一語中的地道出“我”心中寂寥的心情狀態,接下來便烘托出了一幕散發著誘惑的場景——“室內懸著縹緲的紗帳”。在這樣愛欲彌漫的氛圍里,“茉莉花”登場了,此時的“我”與“茉莉花”之間尚未有過親密的接觸,有的只是一種距離產生的美感與茉莉花對詩人難以言喻的吸引力。作者的內心對接近茉莉花充滿了無限憧憬與渴望,他“灰暗的心”也被茉莉花的芳香所吸引。
在緊接著的第二節中,“我”與“茉莉花”開始了親密的接觸,但這種接觸并不是僅僅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縱令你有迷魂的私語勸誘”,詩人更主要是尋求自己內心的慰藉——“我仍得擁著你無休地哭泣”?!爸撩艿膽n愁,夢幻的圈套——/你的柔腕纏住我可憐的粗臂?!笨v然如此,詩人憂愁的心情還是無法完全消散,而且“我”對茉莉花的深愛又使“我”多了因害怕失去茉莉花,所引發的莫名的惶恐和憂傷,詩人粗壯的臂膀被茉莉花溫柔的藤蔓所俘虜,使詩人難以自拔。
隨后的第三節中,詩人并沒有繼續寫兩個人交往的深化或者感情的發展,而是“峰回路轉”,寫了“我”與“茉莉花”的分別與重見?!爸宦勀闵成车慕z裙傳聲息,/我的心也定會痛裂不已。”“我”對“茉莉花”如此依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詩中將等待再次相會時,“我”的那種既焦急渴望又緊張恐懼的矛盾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最后一節,詩歌再次回歸到了本詩的主題上:“茉莉花”給予“我”的慰藉。在這里,“我”對于“茉莉花”“救人于水火”般的感激之情與朦朧悱惻的愛欲雜亂地糾纏在了一起?!案‖F出你的微笑,永遠地,/溫柔地,沁透我的創痍?!敝挥小败岳蚧ā辈拍芙獬髡叩臒n和傷痛。在這感情的相互的轉化中,詩的結尾奏出了韻味深長的余音。
(朱海棠)
上一篇:《苦悶 [瑞典]拉格爾克維斯特》讀后感
下一篇:《茨岡(節選) [俄國]普希金》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