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良母走上街頭抗議
我注視著她們的聚集
她們以黑色衣裙
當做自己的標語
猶如星座冉冉升起
照亮了黯暗的天際
她們昂然穿過大街
直奔薩阿德的府邸
她們的長發披露在外
神圣莊嚴地向前走去
突然軍隊迎面開來
四下是撒野的馬匹
突然兵士們的長刀
向她們的胸前緊逼
大炮、火槍
利劍、矛戟
戰馬和騎警已把
她們的四面圍成堅壁
玫瑰和芳草,在這天
成了她們惟一的武器
兩軍對壘的數小時
嬰兒也驚駭得黑發變成銀
婦女們漸漸衰憊
她們哪有過人的膂力
隊伍被沖得零落混亂
紛紛向各自家中散去
讓驕傲的軍隊慶賀吧
慶賀摧毀婦女的勝利
似乎德國人曾經
蒙著面紗和她們一起
似乎興登堡曾經
潛入埃及指揮婦女
所以大兵們對她們如此膽怯
對她們的憤怒如此悚栗!
(郭黎 譯)
注釋:
1919年3月,埃及獨立運動領袖扎格魯爾遭到英國殖民者逮捕,成為全國反英運動的導火索。學生、工人紛紛罷課、罷工,舉行示威游行。愛國婦女也第一次走上街頭投身民主主義運動。
薩阿德: 即薩阿德·扎格魯爾(1860—1927),埃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領導人。1918年率代表團赴倫敦,要求埃及完全獨立,1919年組織華夫脫黨。
在伊斯蘭國家,傳統觀念認為婦人頭發披露是不莊重的舉止。
興登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統帥。1914年英國宣布埃及為其保護國后,曾脅迫埃及在大戰中加入協約國一方。故作者用“德國人”和“興登堡”來諷刺鎮壓婦女游行的英國殖民軍和埃及軍隊。
【賞析】
這首詩是為歌頌埃及獨立運動中婦女的積極作用而作的。在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埃及,婦女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在社會性活動中很少會出現她們的身影。所以在1919年那次反殖民統治的運動中,婦女們能走上街頭來進行抗議,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進步,也是埃及社會必將走向自由、獨立的前兆。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這次運動中婦女們那一閃而過的身影,盡管這個身影還顯得那么單薄和脆弱,但她們的出現就像一顆閃亮的啟明星,預示了黎明前的黑暗過去后,埃及人民將會迎來一片光明。
這首詩歌基本上是寫實的,詩歌描寫的意象都是實景,正是詩人的實景描繪,才使這首詩歌獲得了史詩般的震撼力和它的歷史價值。那些曾經默默無聞地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操勞不休的賢妻良母們,竟然也走上了街頭,揮動著她們纖細的胳膊對殖民統治表示抗議。她們穿著黑色的衣裙,那像是她們的“標語”,標志著她們爭取自由獨立的決心,“猶如星座冉冉升起/照亮了黯暗的天際”。她們昂首挺胸地在大街上前進著,明確地向世界宣布她們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她們前進的身姿、飄揚的黑發,顯得那么“神圣莊嚴”,她們“昂然”向前的身影也堅定著全埃及人爭取獨立的信心。突然間,她們面前出現了軍隊,那些手持長槍、刺刀的士兵們,無情地把槍口、刀刃對準了她們柔弱的胸膛。可是她們的隊伍依然很整齊,她們的目光依然很堅定,盡管“戰馬和騎警已把/她們的四面圍成堅壁”,盡管她們手無寸鐵,不能保護自己,可是在這一天,她們的斗爭精神就像馥郁的玫瑰和香草,可以流芳百世。對峙數小時后,她們疲憊的身軀擋不住軍隊的攻擊,那支神圣的黑色隊伍最終還是被“沖得零落混亂”。那些以鎮壓手無寸鐵的婦女為榮的軍隊開始在大街上慶祝他們的勝利。這是多么的可笑啊!他們的驕傲是多么空虛啊!那些婦女就像強悍的德國士兵的化身(當時的德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她們整齊的隊伍就像有世界名將指揮的軍隊一樣具有沖擊力。所以那些全副武裝的殖民軍隊的士兵們,面對這些最柔弱的埃及婦女的堅毅的目光,內心會充滿膽怯和不安。
詩人以極為質樸的語言描寫了婦女們走上街頭,對英國的殖民統治進行抗議的過程,詩筆在紀實之中深藏著誠摯的感情,既有對婦女們勇敢行為的贊美和敬佩,也有對她們那堅持正義的美麗身影遭到無情打擊的悲憫,還有對武力鎮壓婦女運動的政府武裝的嘲弄,更有對于婦女運動對敵人的震懾作用的肯定和對埃及終將獨立自由的堅信。
(杜繡琳)
上一篇:《我生,我死……·拉貝》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1940年5月17日 [挪威]格里格》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