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
你不獨比它可愛也比它溫婉:
狂風把五月寵愛的嫩蕊作踐,
夏天出賃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時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顏又常遭掩蔽:
被機緣或無常的天道所摧折,
沒有芳艷不終于雕殘或銷毀。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落,
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當你在不朽的詩里與時同長。
只要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
這詩將長存,并且賜給你生命。
(梁宗岱譯)
【賞析】
威廉·莎士比亞既是偉大的戲劇家,又是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劇本里的詩,他的劇本很大部分是用素體詩寫成的,但其中還有很多抒情插曲,包括牧歌(Pastoral)、情歌(Love songs)、民謠(Ballads)等等,可以獨立成篇,顯得優美、清新,充分顯示出莎士比亞作為抒情詩人的才華;2。 兩部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和《魯克麗斯受辱記》;3。 《十四行詩集》,莎士比亞的大部分十四行詩是在16世紀90年代寫成的,只有少數例外。他的十四行詩是他思想和藝術高度凝練的結晶,歷來受人重視,特別是在20世紀,研究十四行詩的論著,其數量僅次于《哈姆萊特》。其中有許多頗有價值的探討和發現,但很多問題至今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答。
《我怎么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第18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開頭部分是寫給一位英俊的年輕友人的詩,也主要是想規勸年輕友人成婚來把自己的美在后代身上保存下來,從而與時間抗衡,避免時間對美的扼殺。
為了避免時間對美的扼殺,詩人在詩集開頭部分的十多首詩中,主要是想通過勸婚來與時間妥協,以及通過藝術來與時間抗衡。其中第1首至第14首主要是想通過婚姻繁衍子孫來與時間妥協。但他又覺得這種以結婚來抗衡的思想相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他必須尋找新的抗爭方式。
所以,在自第15首起的幾首詩里,詩人展現的是與時間妥協或抗爭的矛盾沖突。在第15首詩中,詩人不再指望靠友人以結婚的方式來與時間抗衡了,而是決心要用自己的詩篇來記錄男性青年的美,與時間抗衡。
第18首《我怎么能夠把你來比作夏天?》是表達藝術與時間抗衡這一思想的代表性詩篇。正如國內王佐良等學者所說,該詩的主題是表達“唯有文學可以同時間抗衡;文學既是人所創造的業績,因此這里又是宣告了人的偉大與不朽”。這樣,該詩就具有了明顯的人文主義思想。
詩中可以感受到對愛的信念,正是相信這種愛,使得他的詩能夠永恒,而詩歌又使情人的美得以永恒。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通常有五個音步,每個音步有一輕一重兩個音節(抑揚格)。韻式與彼特拉克的詩有所不同,不再是4-4-3-3結構,而是4-4-4-2結構,韻腳排列形式是abab, cdcd, efef, gg。而且有的論者認為莎士比亞許多的十四行詩都有鮮明的起、承、轉、合。頭四行是“起”,表明他所歌頌的年輕友人的不同凡響的美麗,中間四行是“承”,講歲月無常,青春難駐,后四行是“轉”,宣告雖然別人的美貌難以存留,可他所愛的人卻可以通過他的不朽的詩篇來得以永存。最后兩行是“合”,是對一首詩所作的小結。以富有思辨的語言總結了人類、詩歌藝術以及所歌頌對象之間的關聯: 只要人類尚有生息,歌頌你的詩篇就會流傳,而正是這些永久流傳的詩篇使得你的生命與美麗可以與時間抗衡,得以永存。
(吳笛)
上一篇:《我心愛的少女·瓦爾特》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我情婦的眼睛一點不像太陽·莎士比亞》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