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悄悄把清輝,瀉往
幽谷和叢林,
你終于又一次滌蕩
我煩擾的心靈。
你的目光,脈脈含情地
在我的庭園逡巡,
像友人溫柔的眸子
注視我的命運。
往日悲歡歲月的余音,
仍在我心中回蕩,
如今我懷著孤寂的心情,
時而喜悅,時而憂傷。
流吧,流吧,可愛的流水!
我不再和歡樂有緣,
戲謔和親吻都已化成了灰,
別說是真誠的誓言。
然而那么珍貴的東西,
我也一度擁有;
使我十分苦惱的是,
它永遠在心中滯留!
流水啊,順山谷流吧,
別休息,別停留,
讓淙淙的水在旋律之下,
伴著我的歌聲流,
不論是在冬夜,當(dāng)你
泛起怒潮的時候,
或在蓓蕾含苞欲放之際,
伴著絢麗的春光流。
誰能無怨無艾,避開
塵世間的煩囂,
將一位知友擁在胸懷,
與他共享寂寥,
領(lǐng)略人們不知道的事兒,
或未曾夢見的意境,
神游于夜間胸中的迷宮里——
那真是無比幸福的人。
(錢鴻嘉譯)
【賞析】
《對月》是歌德為史泰因夫人寫下的約四十首熱情洋溢的抒情詩中膾炙人口的一首,被人們譽為他最優(yōu)美的一首抒情詩。史泰因夫人對歌德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著很大的影響,使他脫離了狂飆突進時代的激情狂放,轉(zhuǎn)而趨向沉重和平靜。(一說是為一名為情所困而投河自盡的少女所作的緬懷之作。)
《對月》全詩意境高雅,格調(diào)清新,有一種能夠安撫心靈的寧靜的美麗。詩歌從詠月出發(fā),描繪了一幅讓人心醉的寫意畫。月亮這個意象在西方詩歌中的使用也是非常頻繁的,常被詩人用來表達豐富多彩的個人情感。在這里,月亮意象有著明顯的女性意識,引導(dǎo)人們將之與一個溫情脈脈的女性形象相聯(lián)系。抒情主人公將月亮視為一個了解自己并能撫慰心靈的友人。但是柔美的清輝卻也掩飾不了悸動而孤寂的心靈,對往昔的懷念讓人不由得觸景生情。于是,月亮意象象征的孤獨憂傷的主題也由此被引發(fā)。
從第四個詩節(jié)開始,詩人轉(zhuǎn)而詠流水。溫柔縹緲的靜謐意境被運動中的流水所打破。“流吧,流吧,可愛的流水”、“流水啊,順山谷流吧”,流動的韻律美生發(fā)了這首詩歌的又一亮色。詩歌的語氣在此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平靜的陳述變成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已經(jīng)逝去的愛情讓“我”與歡樂絕緣卻將永久地停駐在“我”的心中。流水的意象既象征了愛情的一去不復(fù)返,也象征了因為情感的波動而不能平撫的心境,抒情主人公呼喚淙淙的流水在歌聲的陪伴下盡情流淌不歇,詩歌的場景也在抒情主人公的想象中從朦朧的月夜,轉(zhuǎn)換于怒潮泛起的冬夜和蓓蕾含苞的春光中。
在詩歌的最后兩個詩節(jié)中,所有的一切又漸漸歸于平靜。抒情主人公清醒地認(rèn)識到“誰能無怨無艾,避開/塵世間的煩囂”,所以,雖然愛情不能圓滿,與友人的促膝長談卻可與之共享寂寥,神游四方,享受真正的幸福。
詩歌雖然在詠流水的部分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但是總體而言,詩風(fēng)仍然是平靜而安詳?shù)模旧淼墓?jié)奏平靜而緩和,特別是多處跨行詩句的使用,既舒緩了語氣,也增加了詩歌表達的容量。溫柔的月色和淙淙的流水精心打造出一種令人陶醉的美麗。該詩曾由舒伯特譜曲,流傳甚廣,深受人們的喜愛。
(沈喆)
上一篇:《對命運的哀嘆·杜·貝萊》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對月·赫爾蒂》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