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神圣的主人,
在你離別之際,
我多情的胸膛
便充滿了嘆息。
聽我哭泣,看我傷悲。
悲痛不斷增生,
只緣無處傾訴。
你將棄我而去,
教我怎不心碎。
我上呼青天下哭地。
沿著你的目光,
我曾爬上青天;
去摘那個太陽,
仿佛就在眼前。
藐視火焰,指點海洋。
正當你用情愛
給我戴上金冠,
使我成為世上
最最幸福的人,
厄運它便匆匆趕來。
好是壞的反面,
悲是樂的影子。
我悲慘的命運
便是它的明證,
我失去了你的目光。
哦,殘酷的失去!
是誰讓你消失
且沒我的答應?
靈魂被你帶走,
留下我這行尸走肉。
你的深情厚意
換去一顆芳心;
它愿為你沉默,
并將自己關閉。
我是它卑微的衛兵。
最后一聲保重:
你我永遠分離。
我要向你保證,
我信賴的愛人:
我將永遠愛你、想你。
二
我神圣的利西,
原諒我的冒昧:
盡管我屬于你,
不該直呼你名。
你的英名遠播,
功績光耀世間;
我若直呼于你,
決非有意冒犯。
問題出在舌頭,
它是話語之首;
一切善惡言詞
均是它的奴隸。
似臣民尊國君,
如囚徒畏監獄,
我這個奴隸哦,
唯你一個主人。
你是我的主人,
我愿唯你是從。
這才直呼你名,
沒有絲毫惡意。
你的偉大在于:
對待一切過錯,
只要理由正當,
你就不會追究。
你的崇高在于:
你從不壓制別人。
信天終究虛妄,
但愿思想高飛。
你的美德頗多,
一時難以概括。
你是高山天庭,
我是平川低谷。
我愿作此懺悔,
只為深愛著你;
倘若你要罰我,
我會視作獎勵。
——致總督夫人。
(趙曉林譯)
【賞析】
該詩的作者索爾·胡安娜·伊內斯·德·拉·克魯斯是17世紀殖民地時期墨西哥的著名女詩人。她不僅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睿智的宮廷女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修女。具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以及她所生存的歷史環境,使得她的出現成為當時拉丁美洲文壇上的一個奇跡。
由于天生麗質和出眾才華,克魯斯14歲時被西班牙總督曼塞拉侯爵召進宮廷,成為總督夫人寵愛的侍從女官。但是,兩年后她放棄了優裕的宮廷生活,轉而進入修道院成為一名修女,潛心致力于文學創作和科學研究。她所在的圣赫羅尼莫修道院也成為當時墨西哥的文化中心。克魯斯的文學創作有詩歌、戲劇、散文等。其中,詩歌創作是她主要的創作活動,她對各種詩歌藝術都很熟悉,有自由詩、抒情詩、十四行詩,以及采自民間的敘事詩、謠曲等。墨西哥以克魯斯為驕傲,而今,她的形象被印在墨西哥的鈔票上;她的名字被用做街道的命名;墨西哥文化研究院還專門設立了“索爾·胡安娜·德·拉·克魯斯”全國詩歌獎。
這首《哀歌》是克魯斯在作為宮廷女侍時期,為她的主人總督夫人而作。哀歌是一種抒情詩體,通常語氣嚴肅,文辭典雅。一般是詩人因某事傷感而作,借哀歌表達永恒的精神、情感、價值,從而獲得慰藉。在宮廷里,克魯斯的才華令人矚目,她不僅成為當時廷臣和貴婦中的知識領袖,而且也深得總督夫人的賞識和寵愛,與總督夫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這首《哀歌》里,表達了在總督夫人離別之際,克魯斯對她純真而深切的感情,同時歌頌了總督夫人的美德。
該詩以感性抒情為主,理性的思辨點綴其間。第一部分主要訴說詩人的悲傷,以及對過去生活的懷念。一、二兩節直接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悲痛欲絕的心情;三、四節開始懷念過往,詩人運用“青天”、“太陽”等意象,來說明宮廷生活時期,總督夫人給予了她優越的生活。隨后詩人筆鋒一轉,“好是壞的反面,悲是樂的影子。”用辯證的哲學觀點道出了人生的悲歡離合。第二部分主要是對總督夫人的贊美和歌頌,詩人運用“高山天庭”、“平川低谷”等自然界的事物來比喻君臣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襯托出對總督夫人的景仰。
該詩在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上達到了完美融合。從形式上看,全詩結構工整,分為兩個部分,各有八節,建行整齊,每行詩的音步較為一致。統一的建行意味著統一的節奏模式,但在這首詩中,詩人的情緒并非整齊劃一,哀傷之情猶如大海的波濤,時而激昂、時而沉郁。強烈的情感在規整的形式中自然流露,這是一種挑戰,詩人必須帶著枷鎖跳舞。克魯斯豐富的詩歌才藝在此得到了體現。“你的偉大在于……你的崇高在于……你的美德頗多……”一連幾個疊句對總督夫人的歌頌表現得直接、深刻而有力。在這首《哀歌》中,同時還具有抒情詩典型的音樂特征,在音韻格式上體現出一定的音樂性。這一點又與克魯斯的天賦分不開,從孩提時起,她的講話就有韻律,當她知道不是人人都是如此時,她感到震驚。她曾經以為詩歌和美是人類的天賦。對她個人來說,她認為她的詩才是神圣的天賦。此外,克魯斯在詩中直接對已經離別的總督夫人發出呼語:“我神圣的利西,/原諒我的冒昧: /盡管我屬于你,/不該直呼你名。”這種頓呼法的使用增強了本首詩的個人感情色彩。
克魯斯的詩歌是源自直覺的。在規整的形式下,哀傷悲痛的情緒噴薄而出,給讀者帶來很強的情感沖擊力,讀來令人震撼。
(楊海英)
上一篇:《哀悼瑪麗雅·泰萊希雅女皇 1780年11月29日·維蘭德》讀后感
下一篇:《哀歌·埃雷拉》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