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憑你在千種形式里隱身,
可是,最親愛的,我立即認識你;
任憑你蒙上魔術的紗巾,
最在眼前的,我立即認識你。
看扁柏最純潔的青春的聳立,
最身材窈窕的,我立即認識你;
看河渠明澈波紋漣漪,
最嫵媚的,我能夠認識你。
若是噴泉高高地噴射四散,
最善于嬉戲的,我多么快樂認識你!
若是云彩的形體千變萬幻,
最多種多樣的,在那里我認識你。
看花紗蒙蓋的草原地毯,
最星光燦爛的,我美好地認識你;
千條枝蔓的纏藤向周圍伸展,
啊,擁抱一切的,這里我認識你。
若是在山上晨曦明耀,
愉悅一切的,我立即歡迎你;
于是晴朗的天空把大地籠罩,
最開闊心胸的,我就呼吸你。
我外在和內在的感性所認識的,
你感化的一切,我認識都由于你;
若是我呼喚真主的一百個圣名,
每個圣名都響應一個名稱為了你。
(馮至譯)
【賞析】
《任憑你在千種形式里隱身》是歌德晚期作品中非常出色的一首,作于1815年,收入《西東合集》的《蘇來卡之書》,是為了贊美他的戀人瑪麗安妮而作的一首愛情詩。詩人的創作晚期受到浪漫派的影響,“世界文學”成為他最珍愛的觀念之一。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中,詩人采用了波斯、阿拉伯詩中咖塞爾(一稱“嘎扎勒”)詩體的形式來創作。該詩體的每個偶句詩行都采用同一個字收尾,而且詩歌在內容上也有很濃的異國風味。詩人用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姿態來比喻愛人,并用一切美好的名稱來稱呼愛人。而這些新奇的比喻和最高級的稱呼均受到東方詩歌和伊斯蘭教的影響。
詩歌圍繞愛人的千種形式展開。蒙上了“魔術的紗巾”,愛人在這千種形式里隱身,聳立的扁柏、河渠的波紋漣漪、噴射四散的噴泉、千變萬幻的云彩、花紗蒙蓋的草原地毯、千條枝蔓的纏藤……喻體的紛繁讓人不覺眼花繚亂。然而,因為有愛情做向導,抒情主人公依然能在這迷霧重重中將愛人的身影立即辨認出來。“我立即認識你”、“我能夠認識你”、“我多么快樂認識你”、“在那里我認識你”……句句認識你,不單是對結果的肯定,更是對結果的欣喜和自豪——愛的力量的強大。于是,抒情主人公用了最高級的形式來呼喚自己的愛人:“最親愛的”、“最在眼前的”、“最身材窈窕的”、“最嫵媚的”……在近乎窮盡的形象中,抒情主人公又毫不吝惜地將“最”美好的稱呼獻給了愛人。在他的強大攻勢中任憑你有千種形式也只能束手就擒了。在這千種形式中,詩人不單注重了愛人的外在美,也將她的內在涵養展示給了讀者,“她”是愉悅一切的,“她”是最開闊心胸的,讓人歡迎,讓人呼吸。在詩歌的最后一個詩節中,抒情主人公更是滿腔熱情地對千種隱身的愛人呼喚:“我外在和內在的感性所認識的,/你感化的一切,我認識都由于你;/若是我呼喚真主的一百個圣名,/每個圣名都響應一個名稱為了你。”“你”的最強音在這里達到了巔峰,最真摯的愛戀在這里被神圣傳達。
在順勢而下的情感激流的噴涌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詩人發自內心的深切愛戀。作為詩歌的讀者在這樣充沛的情感氛圍的包裹中也是無比幸福的,更何況是那千種形式里隱身的女主人公呢?
(沈喆)
上一篇:《代農夫吟·李奎報》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仿佛就在臘月之夜·魯達基》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