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70—1729
【介紹】:
劇作家,出生于約克郡的一個古老世家,父親是英國駐愛爾蘭軍的軍官。康格里夫曾先后求學于基爾肯尼學校和都柏林的三一學院。著名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是他在這兩個學校的同窗好友,兩人終生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1691年他到倫敦學習法律,后又改學文學,其間結識了德萊頓。1693年,在德萊頓的幫助下,他的第一個劇本《老光棍》(Old Bachelor)上演,從而一舉成名。《老光棍》是一部充滿了機智對話、豐富想象的喜劇。老單身漢哈特韋爾憤世嫉俗,喜怒無常,厭棄女人,但最終還是難逃感情的圈套,與一位品行惡劣的女子結了婚。全劇節奏明快,生動活潑。同年,他的第二部喜劇《兩面派》(Double Dealer,1693)上演,該劇是一部充分展現古典主義技巧的喜劇作品,德萊頓很欣賞這個劇本,認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劇本相媲美。康格里夫的第三個劇本《以愛還愛》(Love for Love,1695)獲得的盛譽更是超過前兩部作品,當時在倫敦引起了巨大轟動,成為最受歡迎的劇本。1700年,康格里夫最優秀的喜劇《如此世道》(The Way of the World,1700)上演,然而在當時并沒有引起重視,觀眾反應冷淡,從此康格里夫不再創作劇本。但后世的批評家充分肯定了《如此世道》的成就,認為它是康格里夫最成功的作品。這部劇作以風趣的對話、喜劇的場面出色地再現了英國上流社會的生。作者通過此劇表達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社會理想。他主張男女在相尊重和真誠相愛的基礎上結為夫妻,反對把女人當作男人玩物的偽善的社會道德觀念。康格里夫曾自認為是舞臺的改革者。他的改革涉及戲劇的技巧、戲劇的機智成分、結構以及對話。他對藝術技巧的關注有時甚于對道德良知的關注。康格里夫的風俗喜劇既繼承了莫里哀的傳統,也吸收了英國劇作家瓊森、馬斯頓等人的社會諷刺特色。他的喜劇既諷刺和揭露偽善、自私、貪婪等社會惡習,同時也肯定正直、誠實和純潔的感情。他的戲劇一直受到德萊頓、艾迪生和斯威夫特等人的贊譽和褒獎。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梅瑞狄斯認為康格里夫樹立了喜劇創作的典范,其成就足以和法國著名劇作家莫里哀相提并論。
上一篇:《康拉德,約瑟夫》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弗賴伊,克里斯托弗》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