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57—1903
【介紹】:
維多利亞時代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批評家,出生于英格蘭約克郡,就讀于曼徹斯特歐文斯學院,獲多種獎學金。1876年吉辛因救助一位與他相戀的妓女而偷竊,結果被判一個月短期徒刑,從此前程黯淡,在貧困中度過了一生。后來他到美國教學并以寫作謀生。1877年他回到英國,后曾赴德國學習哲學。他的婚姻很不如意,兩度與下層女子結婚,但婚姻都以失敗結束。喬治·吉辛一生坎坷,埋首于寫作,留下了三十二部作品,其中二十二部是長篇小說。嘗遍貧困滋味的吉辛在他的作品中真實地描寫了社會底層人們的艱辛生活。二十三歲時發(fā)表第一部小說《黎明時的工人》(Workers in the Dawn,1880)。他的主要長篇小說有:《沒有階級地位的人》(The Unclassed,1884)、《伊莎貝爾·克萊倫頓》(Isabel Clarendon and Demos,1886)、《提爾扎》(Thyrza,1887)、《生命之晨》(A Life's Morning,1888)、《下界》(The Nether World,1889)、《解放了的人》(The Emancipated,1890)、《人生之巔》(The Crown of Life,1899)、《新寒士街》(New Grub Street,1891)、《在流亡中誕生》(Born in Exile,1892)、《怪婦人》(The Odd Women,1893)等。短篇小說集有《塵世瑣事》(Human Odds and Ends,1897)和《蛛網(wǎng)屋》(The House of Cobwebs,1906)。他的小說筆調(diào)嚴肅抑郁,既是對現(xiàn)實的報道,又是自己審美觀和情感的宣泄。描寫文學商業(yè)化現(xiàn)象的《新寒士街》是吉辛較優(yōu)秀的作品,講述在文學創(chuàng)作趨向迎合市場需求的形勢下,里爾登為了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和藝術良知所遭遇的困難。吉辛受狄更斯的影響很大,他們同情社會下層階級的境遇,用文學作品伸張正義。他的評論《查爾斯·狄更斯評論》(Charles Dickens:A Critical Study,1898)是一部評論佳作。他的自傳體作品《亨利·賴伊克羅夫特的私人文件》(又譯《四季隨筆》)(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1903)以整理者的口吻披露了他的日記,描寫了生活與思考的樂趣,耐人尋味。
上一篇:《吉本,愛德華》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品特,哈羅德》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