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崔著作東征
陳子昂
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陳子昂,卷一《贈喬侍御》已介紹。關于此詩的寫作背景,我們在本卷杜審言《送崔融》中已介紹。此詩當與杜審言《送崔融》為同時之作。據此詩序,當作于萬歲通天元年(696)七月。“崔著作”當為崔融,本卷杜審言《送崔融》也作了介紹。《送別崔著作東征》一作《送著作左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崔融等”,據該詩序知當時從梁王東征的還有比部郎中唐奉一、考功員外郎李迥秀,均在幕中任掌書記。“梁王”指武三思,當時被任命為榆關道安撫使,負責東征。
首聯寫出征的時節合乎天意。起句寫出征的時間是秋天,“金天”即秋天,據五行學說,秋天屬金。“肅殺”,摧殘萬物,《漢書·五行志》:“金,西方,萬物既成,殺氣之始也。”正如歐陽修《秋聲賦》所說:“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所以秋天也是用兵的季節。下句寫白露時節,武三思受命開始出征。“白露”,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歷的9月7日左右,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征。“專征”,專門討伐特定對象。
頷聯寫對戰爭的認識。上句寫王者之師從不好戰。“王師”,帝王的軍隊。下句寫要慎于用兵。“之子”指從征的人,語出《詩經·小雅·鴻雁》:“之子于征。”“佳兵”,即用兵,語出《老子》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又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頸聯寫契丹叛軍氣焰囂張。上句寫契丹叛軍攻占營州,“海”指渤海,叛亂發生地區營州與松漠都督府就在渤海的北邊,“海氣”比喻契丹叛軍的囂張氣焰,“南部”指營州,正好在松漠都督府的南邊。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叛軍的囂張氣焰正在侵襲著營州。下句寫邊塞的戰爭風暴正在席卷著北平郡(今河北盧龍)。
尾聯預祝崔融建立戰功。上句祝愿崔融像田疇一樣建功,據《三國志·魏書·田疇傳》介紹,曹操北征烏丸,從田疇計,取道盧龍,大獲全勝,論功厚賞田疇,田疇堅辭道:“豈可賣盧龍之塞,以易賞祿哉!”下句祝愿崔融名垂千秋。“麟閣”,即麒麟閣,漢代所建,在未央宮中,是陳列杰出功臣畫像的地方。此聯雖以否定的語氣述之,卻委婉地表達了正面的意思。
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近代諸公乃作奇特解會,遂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他指出宋詩有散文傾向,好發議論,愛用典故等特點,在陳子昂的這首詩中都有所反映。有些唐詩具有宋詩的特點,有些宋詩具有唐詩的特點。注意到這一點,對我們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唐詩與宋詩都是有好處的。
上一篇:王 維《過香積寺》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朱 權《送天師》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