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七律·和賈舍人早朝》千家詩鑒賞
岑參〔一〕
雞鳴紫陌曙光寒〔二〕,鶯囀皇州春色闌〔三〕。
金闕曉鐘開萬戶〔四〕,玉階仙仗擁千官〔五〕。
花迎劍佩星初落〔六〕,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七〕。
〔一〕岑參(715?—770):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南陽),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官晉州刺史。天寶三載(744)登進士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天寶十載(751),回長安,與杜甫、高適等游。十三載(754),又充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安史亂起,岑參東歸勤王,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闕。后歷官起居舍人、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有《岑嘉州詩集》。
〔二〕紫陌:指京師郊野的道路。劉禹錫《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三〕皇州:帝都,指長安。闌:盡。
〔四〕金闕:宮殿,這里指大明宮。
〔五〕仙仗:仙人的儀仗隊,此處指皇帝的儀仗。
〔六〕劍佩:佩劍及玉石等飾物。
〔七〕陽春:古代楚國歌曲名,是一種高雅的樂曲,《陽春》、《白雪》是高雅音樂的代名詞,正如《下里》、《巴人》是粗俗音樂的代稱。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這里“陽春”指賈至的詩。
【點評】本詩也是《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的和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春。全詩圍繞“早朝”兩字作文章;“曙光”、“曉鐘”、“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闕”、“玉階”、“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寫出皇宮建筑的富麗堂皇和宏偉氣勢。末聯點出酬和之意,推崇對方詩藝高超。
上一篇:蔡襄《七律·上元應制》千家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七律·和賈舍人早朝》千家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