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杜常·詠華清宮》詩詞賞析
杜常〔一〕
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二〕。
朝元閣上西風急〔三〕,都入長楊作雨聲〔四〕。
〔一〕杜常:宋朝詩人,字正甫,衛州(今河南衛輝)人,昭憲皇后族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徽宗崇寧中拜工部尚書。后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軍。卒年七十九。
〔二〕“行盡”以下兩句:首句寫自己急匆匆地從江南一路趕來,急于觀賞華清宮的美景;次句用白描的手法寫出華清宮一片凄涼冷清景象,句意陡轉急下,形成巨大反差。華清,即華清宮,唐代離宮,以溫泉湯池著稱,在今陜西臨潼驪山北麓。據文獻記載,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漢、北魏、北周、隋諸多朝代曾在此處建湯池。唐貞觀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詔令在此造殿,賜名湯泉宮。天寶六載(747)改名華清宮。當時這里臺殿環列,盛況空前,但安史之亂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廢圮,五代成為道觀。
〔三〕朝元閣:宮殿名,在華清宮內。
〔四〕長楊:秦漢離宮。初建于秦昭王時,因宮中有垂楊數畝而得名。長楊宮位于今周至城東30里的終南鎮竹園頭村,為皇帝游獵場所,秦亡后保存相對完整,到了西漢帝王們也常去游幸。漢成帝時,揚雄為諫諷游獵,以長楊宮為名,寫有《長楊賦》。東漢后長楊宮逐漸衰落。
【點評】這是首詠史詩,通過描寫游覽華清宮所見,放眼是凄涼,抒發了歷史興亡與繁華不再的感慨。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李白·清平調詞》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夏竦·廷試》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