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1],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2]。
槲葉落山路[3],枳花明驛墻[4]。
因思杜陵夢[5],鳧雁滿回塘[6]。
[作者簡介]
溫庭筠(812—870),唐代詩人。精通音律,工詩擅詞。他的詩辭藻濃艷,也有清麗的佳作。
[題解]
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第二聯用精心選擇的十個景物名詞,巧妙地組合成一幅有聲有色的早行圖畫,使道路辛苦、羈愁旅思溢于言表。
[注釋]
[1]動:響動。鐸:車馬的鈴鐺。
[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晨雞已鳴,一鉤殘月還斜在茅店上方;行人啟程了,足跡印在板橋上面的白霜上。
[3]槲:落葉喬木。葉片冬天雖枯,仍留枝上,早春樹枝發芽時才脫落。
[4]枳: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驛墻:驛站的墻壁。
[5]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作者曾在杜陵寓居,所以“杜陵夢”也就是故鄉夢。
[6]鳧:野鴨。回塘:堤岸曲折的池塘。
上一篇:千家詩《王昌齡·出塞其一》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韓 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