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
潘漠華
腳下的小草啊,
你請恕我吧!
你被我蹂躪只一時,
我被人蹂躪是永遠啊!
1921年11月20日杭州
(選自《新詩選》上海教育出版社)
【賞析】
這是一曲哀痛的小調。作者是湖畔詩社的重要詩人。因家世不幸,心靈遭創,他早期的詩,多是透過眼淚看人生。本詩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詩用對“小草”的對話,傾訴內心的悲苦。起句:“腳下的小草啊”,用呼喚、感嘆的語氣,似乎蘊寓著無盡的感嘆,“你請恕我吧!”是請求、祈罪的口氣,加重前一句就已有的感情色彩。最后兩句,詩人用相對的句式,突出了遭蹂躪的“一時”與“永遠”的對比,曲折地表露出自己受欺凌的處境。
本詩意在表現在黑暗的封建勢力下備受壓抑的境況。詩人選取了恰當有力的借代物,以實寫虛,寓虛于實,蘊寓了豐富的內涵。小草本是無知無感的植物,在詩中被賦予了思想感情。小草嬌小的身姿,嫩綠的色彩,一旦入詩,就都具有了象征意義。小草是柔弱的,也是惹人憐愛的,它像那些終日為生活而奔忙卻僅得溫飽的下層勞動人民。詩人不忍心傷害踐踏小草,已見他的心地善良。而小草只是一時被踐踏,而詩人的命運卻還不如小草,“永遠”地被蹂躪,更可見詩人的命運之悲慘。作者自己說過:“我心琴的彈奏是苦悲。”朱自清評論說:“潘漠華氏最為凄苦,不勝掩飾之致。”透過本詩,我們可以在心靈上感受到詩人的內心在流血。
本詩寫得較纖巧,手法也較圓熟。詩人惜墨如金,不肯在那圣潔的素練上胡涂亂抹,只是淡淡地掃了幾筆。他不是高呼,而是低吟,不愿為痛苦大聲疾哭,而以強壓的低泣表露感情,纏綿悱惻,凄楚動人。筆墨之中、筆墨之外的思緒,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
(劉可)
上一篇:沉冬(臺灣)《秋歌》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潘漠華《黃昏后》詩詞原文及賞析